金改试验区,透出三重导向
明文彪
近日,央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全国首个跨省合作的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也是党的二十大以来长三角区域首个国家级政策方案,值得期待。方案具有三个鲜明导向,有助于推动科创资源和金融活水高效双向对接,助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一体化导向有利于监管贯通。金融活,则科技强。可以说,在当今社会,没有金融和资本浇灌的科技创新,是缺乏持久力的。长三角目前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已经织成一张“大网”,但金融要素的流动很大程度是受限的,监管也是分而治之的。方案九次提到“共享”,不仅要求信息和数据共享,还要求政策共享。
比如,方案提出要“推动试验区内区域性股权市场数据资源共享”,这主要是基于当前各地股权交易跨区域经营受到严格限制的现实。由于我国地方金融实行属地化监管,监管机构之间数据不贯通。一些不法分子混淆概念,把一些地方股权市场挂牌的公司对外宣称是上市公司,售卖“原始股”进行非法集资,严重冲击社会信用环境。若能实现区域股权市场数据共享,将有利于维护长三角区域金融安全。
试验田导向为市场添活力。创建金融改革试验区就是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起到锁定风险、为全国探路的效果。在这方面,该方案也有不少亮点和突破。比如,“探索发行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不仅有利于发挥债市在支持科创金融方面的作用,也有利于推动债券一级市场扩容,提升市场活力。目前,我国高收益债券体量较小、流动性不足,若能在五个城市培育高收益债券市场,将大大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扭转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再如,“研究探索适当放宽试验区内政府投资基金单个投资项目投资限额,适度提高投资容错率”,针对的正是当前政府基金管理条条框框太多催生不敢投、不想投的弊端。笔者最近调研发现,很多地方规定政府基金投资比例不能超过20%,且明确基金亏损由基金管理机构自行承担,这和风险投资的本质以及科创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有所违背的。方案提出“探索基于孵化企业数量等指标的正向考核激励机制”,未来可以倒逼政府基金完善尽职免责机制。
数智化导向推动高效对接。大数据等技术创新,弥补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让现代金融业呈现出迭代快、跨界、混业的特点,金融科技也一跃成为金融业的主流趋势。试验区所在的五个城市数字产业基础扎实,具有发展金融科技的肥沃土壤。方案提出要在五地打造“城市金融大脑”,将为科创与金融的精准高效对接提供新工具。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方案要求正确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一方面,积极鼓励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等金融场景中的安全应用;另一方面,也支持监管机构建设省级金融数字化监管平台,运用金融科技提高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穿透和处置能力。
由于金融业是垂直管理体制,且试验区的主体涉及五个城市主体,方案能否顺利落实将决定改革的成败。未来三省一市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分解落实改革任务,定期沟通研讨,及时解决试验区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设立科创金融统计监测指标和监测评估机制,组织专家评估,确保出台的政策稳妥落地、富有成效。
【作者单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