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的“铁案”,也要拼命啃下来
——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宁波市鄞州区纪委监委干部陈小毛
本报记者 宋哲源 戴睿云 通讯员 颜新文 俞珠飞
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里,宁波市鄞州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正科长级纪检监察员、一级主任科员陈小毛又度过了7个繁忙的加班日。9月底,他刚接手一个重要案件。因案情复杂、办案时间紧,他放弃了几乎所有休息时间。55岁的陈小毛说,案件审理,本应如此。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表彰大会上,陈小毛获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至今仅在基层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岗位上干了5年的陈小毛,何以获得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最高荣誉?同事们都说:“陈小毛不一般!”
主审区纪委监委机关自办案件62件;协审鄞州区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和派驻纪检监察组所办案件549件……近5年来,陈小毛的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平均用时4.6天,而一般审理时间为1个月。
“他就是我们这条战线的‘拼命三郎’。”分管案件审理工作的鄞州区监委委员穆时洪说道。高效率也意味着高负荷,“白+黑”、节假日无休是陈小毛的工作常态。
2020年9月的一天,陈小毛接到紧急通知,要审理上级监委指定鄞州监委管辖的某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按照要求,该案要在短时间内审结并移送审查起诉。陈小毛在忙完手头工作后,立马开始审理多达16卷的案件材料。次日凌晨5时,他完成了阅卷笔录、审理谈话提纲等材料的起草。上午8时30分,他准时对被调查人进行审理谈话。一个昼夜,他便迅速形成审理报告等材料,提前完成了任务。
用陈小毛家人的话说,一件件“铁案”,都是他“拼了命办出来的”。而陈小毛却坚持认为,从事纪检监察案件审理,高效意味着对违法违纪行为的震慑,也意味着对群众关切的回应。热爱是他的源动力,再苦再累也值得。
此前陈小毛在检察机关工作20多年,办理过多起疑难复杂且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刑事案件,曾获评省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和全国优秀公诉人,并多次荣立三等功,在反贪领域和办案技巧上有一定经验。然而,面对纪检监察这个相对陌生的领域,陈小毛能快速转型,除了热爱,也受益于他不懈的学习精神。
5年里,陈小毛查阅过的纪检监察业务相关书籍多达几百本。每到其他业务室,他总是习惯性地扫描书柜,看到好的业务书总会尽力借到手。初来乍到,陈小毛前前后后请教了几十位比他小的同事。尽管工作十分忙碌,他还是把仅有的休息时间都见缝插针地拿来“头脑充电”。渐渐地,陈小毛成了单位里有名的“纪法百科词典”。但凡业务上有困惑,同事们都信赖他的讲解。他以客座教师的身份把相关知识带进了多所高校。考虑到一些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和派驻纪检监察组人员可能缺乏纪法实务经历,陈小毛会主动提供协助。“在业务知识上的交流和精进,也会促进自己办案能力的提升。”他说。
3年里,陈小毛3次被抽调参与上级纪委监委专案组,负责专案证据的审核工作。陈小毛审结了多件大案,包括鄞州区目前涉案金额最大的某干部贪污案,该区政法系统开展教育整顿活动查处的某政法干部受贿、贪污犯罪案,涉及拆迁安置领域、群众十分关注的某街道工作人员受贿、滥用职权和诈骗犯罪案等大案。对于基层案件,他也时刻抱着“咬住不放”“办细办精”的决心,不让任何蛛丝马迹遁形。
“法律是底线,任何人没有特权。”陈小毛说,“这是我的职责。哪怕有再多的硬骨头,我也要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