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今日宁波

慈溪横河动真碰硬描绘“富美”新蓝图

翁云骞 张朝峰

  青山座座皆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

  在被誉为慈溪“南大门”的横河镇,一盘以动真碰硬破难加快区域更新的改革大棋局正频密落子——慈溪市“挑担啃骨”项目大山村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66个重点村户搬迁签约清零;横筋线、横彭公路-乌相公路两条镇域主路综合治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纷纷上马,环驰轴承年产1.5亿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轴承生产线完成一期二期征地……

  奋进“两个先行”,重点项目是必须牢牢抓住的“牛鼻子”。今年以来,聚焦新兴动能培育相对不足、城镇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现实短板,横河镇梳理出32个区域发展最迫切、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项目攻坚推进,镇域改革活力被充分激活,城乡面貌为之一变。今年1月至8月,横河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39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84.3%,同比增长46.2%。

  “以‘五问五破、五比五先’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提神振气、担当实干,全力推进产业治理大提速、除险保安大攻坚、城乡环境大整治,加快建设‘人文山水名镇、智创活力横河’。”横河镇主要负责人说。

  大项目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发动机”。9月,环驰轴承年产1.5亿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轴承生产线项目正式动工,比预期提前了整整3个月。“有任务困难都可以提出来,一般问题尽可能当天反馈!”前期走访中,横河镇助企干部不断重复着这样一句话。针对智能化改造、技能人才招引等迫切问题,助企小分队第一时间帮助梳理并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全力以赴保障这个总投资超20亿元的标志性产业项目顺利落地。

  作为赫赫有名的“轴承产业之乡”,去年,横河镇33家规上轴承企业总产值达50.98亿元。针对部分轴承企业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问题,横河镇集结精兵强将,加快推进整治,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摸企业750余家,开展“环保体检”550家。针对“七张问题清单”中石堰王梁区块问题点位较多的情况,横河镇建立跨部门合力攻坚机制,举一反三定方案,共取缔违法生产加工企业30余家。聚焦小微企业集聚,全力推进万洋众创城项目,目前完成投资逾7.8亿元。8月,总面积近千亩的彭桥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计划先行启动。

  “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大山村位于横河镇最南端,村内群山环绕,历年汛期小规模泥石流时发。针对这个困扰镇域发展近十年的遗留问题,横河镇主要领导带头下沉一线,成立大山村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安置项目工作组,全面谋划、蹲点“啃骨”,夏汛来临前,106户搬迁户全部按计划完成撤离、房屋腾空。

  山地建安置区,完全没有先例可借鉴。标高设置、基础回填、水系布局及施工进度协调等,都是考验。7月以来,在工作组组长、城建办主任徐聪带领下,工作组开启“白+黑”“5+2”工作模式,确保项目地基10月底前顺利交付。以大山村搬迁安置工程为突破口,梅园-大山片区也迎来大变样,这里将重点打造“一条旅游风景线、一条精品杨梅产业链、一条生态休闲项目带”,加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城乡环境短板,横河镇着力推进横筋线、横彭公路-乌相公路两条镇域主要道路综合整治,以线带面提升城镇综合形象。截至目前,横筋线综合整治项目已由中国美院完成总体设计,孙境宗祠等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进,排查两侧建筑917间、面积63000平方米,已拆除违章钢棚70余间1100平方米,改造立面1900平方米,完成立面粉刷8000平方米,砌筑景观围墙100米。结合片区组团发展,横河镇还积极谋划将往年部分市级重大项目迁建时留下的空闲安置用地盘活,以村企联手共建、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休闲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今年前7个月,该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987.25万元,同比增长8.91%。

  (图片由慈溪市横河镇提供)


浙江日报 今日宁波 00019 慈溪横河动真碰硬描绘“富美”新蓝图 2022-09-30 浙江日报2022-09-3000007 2 2022年09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