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磐安县尖山镇人大代表、文化站站长张炉永:

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办好

  我今年虚岁60,一甲子的光阴,我都在尖山这个集镇上度过,算得上是一名“老乡镇”了。

  尖山是省级中心镇,有3.5万多常住人口,还有不少外来人口,这里也是整个磐安县的县域副中心,磐安唯一的省级工业园区——浙江磐安工业园区就坐落于此。

  这里,还是浙江最后一个完成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乡镇。2018年,我们镇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出炉,标志着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在浙江完成了市县乡三级全覆盖。

  这些年,我们镇里每年坚持为老百姓办十件民生实事,从搜集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开始,到罗列出十几甚至二十几个民生实事项目,最后由镇里的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选出当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再由镇里贯彻执行。

  我是尖山镇第十八届、十九届的人大代表,民生实事的票决、落实情况,成为我履职的重要工作。每年票选的民生实事,对老百姓的生活会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还记得2019年,乌石村打造全省农家乐第一村这一民生实事高票通过,每年尖山镇的民生实事几乎都会涉及农家乐的提升改造。小小村庄,每年都有大大不同。

  如今,乌石村有197家农家乐,床位数4200张,2021年全年来村旅游人次超65万,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8万元。

  乌石村的重建是颇具特色的。原本历史悠久的“石头房”得以保留,留下了老一辈的情怀;新的村庄另外选址重建,并创建了3A级景区。这样一来,历史风貌保住了,装修精致现代化的新房子也有了,我们每年还会对老村修旧如旧,不少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很喜欢这里,经常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在尖山镇,集镇面貌改善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这些年,镇上的民生实事涉及到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镇建设的方方面面,随着实事一件件落地,我们的家乡也越来越美——曾经东接西拉的电线和电线杆不见了、污水横流的现象消失了, 河水重现清澈,村庄有了活力。

  集镇的教育、交通也迎来大发展。尖山小学增加了校舍,改善了办学条件,成为磐安第二大小学;新建的尖山实验幼儿园解决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尖山人才引进奠定了基础。去年,磐安工业园区年营收2000万元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已达41家。随着尖山发展和2018年乡镇撤并,目前的学前教育方面仍有需求,接下去我们会继续关注这方面情况,适时向政府建议,争取把建造第二所实验幼儿园列入今后几年的民生实事……

  身为镇人大代表,每一年民生实事出炉后,我都会和其他代表们一起紧盯着落实情况,予以督查考核,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反馈给有关部门,督促整改。年复一年,我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

  我相信,我们的家园将更加美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办好 2022-09-26 浙江日报2022-09-2600012;24840508 2 2022年09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