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胡熠 编辑 周宇晗
胡 熠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曾经在不同时间、多个场合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自然界是人类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水、土、大气等环境要素更是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有利于保护劳动资料,也有利于保护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绿色生产力,就是守护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
多年来,福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保护与修复并举,把林业摆在山区脱贫致富的战略地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统筹推进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发挥陆海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构建起区域特色生态经济体系,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活力。2020年,福建全省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2%;清洁能源装机比重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万元GDP水耗、能耗分别比2000年下降90.57%、58.60%,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70.53%,以占全国1.3%的国土面积支撑了占全国4.3%的经济总量,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特征明显。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绿色是福建一张亮丽名片。要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这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指明了前进方向。
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表明,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本质上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目标,“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统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遵循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陆海空生态保护体系全方位建设,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推动形成自然生态系统化、立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二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国土空间“多规合一”,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强化空间规划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实现自然资源全要素规划管理,形成生产空间聚集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功能布局,构建起国土空间一体化、全域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三是推进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五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模式,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结果严惩”的制度保障机制,构建起经济社会发展全行业、全时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作者为福建省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