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云和县大田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季伟平:

“云和师傅”称号让我自豪

  我是一个和葡萄打交道近30年的云和农民。

  1993年,在一档电视节目上,我偶然看到一则山东枣庄农民种葡萄致富的新闻,从此开启了我和葡萄的缘分。可苦于不懂技术,最初几年,山上种植的葡萄病虫害很多,收获寥寥。为了维持生计,我只好下山打工,一边赚钱一边学习。每隔两三天,我都要回家看看葡萄的长势。

  转折点在5年之后。那一年,云和县为支持种植户,组织了一场前往金华农科所的考察学习活动。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大棚种植技术,也了解到肥料背后的大学问。掌握这些技术后,我的葡萄种植之路也步入正轨。我现在依然记得,收获时节,我和父亲用扁担挑着200斤葡萄,走完4公里崎岖山路后才搭到车去城里。虽然辛苦,但心里很甜,这一年我赚了7000元,是我打工收入的好几倍。

  找准方向坚持下来,路就会越走越顺。随后几年,我不断扩大规模,种植地从山上搬到山下,种植面积从刚开始的8亩,到后来的100亩、300亩。

  如今大家都在谈论“乡村振兴”,思考如何依靠土地让农民致富。我最大感触就是一定要重视农业技术。比如肥料,涉及有机肥和微量元素搭配,不同的葡萄品种有不同的栽培管理要求;搭建葡萄架时,如何在确保采光的同时合理利用空间,背后的门道也很深。为了学好技术,有段时间我跑遍了丽水大小书店,还托人从北京购回一大堆农技书刊,边学习边摸索。

  名气大了,大家都叫我“葡萄大王”,来我这学种植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开始,我是有顾虑的,总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过在2010年一次农业培训课上,专家告诉我,想把葡萄市场做大,就不能单打独斗,要让更多的人学到技术,这样云和葡萄才会形成产业,竞争力才会强。

  专家的话让我如梦初醒。回到云和,我自掏腰包创办了“葡萄技术培训学校”,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和种植能手授课。为了让大家边学边实践,我在自家葡萄园里开出一块大田葡萄实训基地,还在云和师傅民间科研中心开了一家水果研究所,从技术培训、市场前景分析到基地考察,我想把自己的土办法和专家的好经验都送到农民手中。

  相较于“葡萄大王”的称赞,教授葡萄技术让我更自豪。这些年,从培训学校“毕业”的学员数超过500人,还有不少人从其他地方赶来学习。在丽水,我们带动的葡萄种植面积超过1400亩,我也由此获得“云和师傅”这一称号。这是云和县为鼓励在外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选出来的农业技术带头人。在我看来,云和师傅是知识型、技术型劳动者;更重要的是,云和师傅要不断吸收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尝试新技术,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带大家一起走上发展路。

  乡村振兴路上,我没有单打独斗。食用菌师傅、茶叶师傅、玩具师傅、商贸师傅、电商师傅、民宿师傅……在云和,有产业的地方就有师傅。2021年,云和师傅年创经济社会效益130亿元,为云和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送服务、解难题、谋发展,队伍不断壮大的云和师傅,正是云和奔向乡村振兴的底气和优势所在。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云和师傅”称号让我自豪 2022-09-20 浙江日报2022-09-2000011;24816519 2 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