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浙江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十周年座谈会

从古到今向未来 “浙”里古村再出发

  9月9日,以“从古到今向未来,‘浙’里古村再出发”为主题的浙江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十周年座谈会在桐庐县举行。会议全面回顾了十年来我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总结提炼了各地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共同探讨在“两个先行”背景下浙江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会上,顾益康、温铁军、杨贵庆等发表了主旨演讲,专家学者和县镇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发起了一场小型圆桌分享会。

  久久为功结硕果 面向未来谱新篇

  2012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全省域范围启动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十年来,全省上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构建了合力推进的组织架构、完善了科学规范的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共实施了10批次432个重点村、2105个一般村项目,省级财政累计投入34亿元,带动各级和社会资本投入130多亿元,保护了古韵古风的历史建筑,彰显了内外兼修的古村气质,探索了村强民富的发展之路。

  十年来,浙江始终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持续抓好这项德政工程、文化工程和民生工程,推动历史文化村落成为浙江美丽乡村的金名片、乡风文明的主阵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十年来,浙江按照“建设有方向、实施有计划、政策有实招、推进有力度”的要求,形成了调查建库、申报审核、规划编制、有序建设、评估督导、绩效评估等一整套全流程、规范化工作体系。

  十年来,浙江既抓好古建筑修缮修复,又抓好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实现了“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的良性循环,赢得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赞誉。

  十年来,浙江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探索文化挖掘、村庄经营、连片打造等发展举措,有效丰富了文化内涵,提升了村集体造血和村民增收致富能力。

  当前浙江已经进入以“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为重点的“千万工程”新阶段,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两个先行”的背景下,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提出“两个同步”。如何用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果,打造新阶段浙江乡村建设新亮点,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新使命。

  要处理好保与用的关系,实现保护利用良性循环。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形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发展格局。

  要处理好建与管的关系,做到项目实施科学规范。全面把握好规划、建设、管理、评价各环节,确保项目实施科学规范。

  要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力争物质精神的协调兼顾。不仅要美化古村形态,更要丰富古村内涵,既塑形,又铸魂,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要处理好同与异的关系,营造美美与共的发展导向。既要项目规范一致、建设标准一致,又要鼓励个性化、特色化、在地化,做到抓规范和显特色统一。

  要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坚持党建统领,合力推进,形成党政高度重视、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村民积极主动的良好工作氛围。

  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一项造福农民、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是一项等不起、慢不得的抢救性工程,也是一项资金整合、资源统筹的廉政工程。需要全社会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把历史文化(传统)村落这一耀眼明珠擦得更亮。

  专家建言

  顾益康

  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应遵循历史形、现代芯,也就是外面看看五百年、里面住住五星级;要硬装修旧如旧,软装修缮一新。房屋建筑、街路布局是历史遗存,修旧如旧;村庄绿化、庭院环境是生态景观,活色生香。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未来生产方式应该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大力发展精品化地标农产品,发展农旅文结合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研学经济、民宿农家乐美丽经济、露营经济、康养产业、乡愁产业。未来的生活方式应该是能够结合乡村生活优点和城市生活优点,创造城乡融合的新生活方式,也就是理想中的富丽乡村。

  温铁军

  面对一系列历史性挑战的新阶段,乡村振兴的方向要与城乡融合相结合,大力发展以乡村为主阵地的新兴产业,让更多的人到乡村去。那么如何以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呢?我们应该推动“六产融合”来促进乡村振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二三产之外,还有第四、第五、第六产业。第四产业是人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的生命产业,第五产业是集劳动教育、自然教育一体的教育产业,第六产业是把历史文化留住的历史产业。以“六产融合”发展来满足现代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在回归大自然、与自然紧密结合中,彰显人的生命价值。

  杨贵庆

  要统一好历史性和当代性,连接好传统和现代。不是古的、老的就是旧的、破的;不是文物式的保护,而是要“活着”的,活态的。乡村聚落的物质环境有丰富的内涵,承载了民俗和历史,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我们要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村落的发展,要在拆和建之间找到历史法则,想出一种和过去的空间关系相适应的新的生产社会关系,使古村落真正地活下来,这里有很大的学术空间和政策空间、实战空间,要更好地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

  当下我省已进入了“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的新阶段,在这一轮发展中,历史文化村落的新机遇、新挑战、新思路是什么?

  以下是圆桌会精彩观点集锦——

  余振波

  我认为下一步浙江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要围绕六个字做文章:一定位。没有历史文化村落的活化,那这个村就没有灵魂。所以,找到魂就是把握住了定位。二赋能。要挖掘好它的传说故事,传承好村落的历史根脉,以此教育引导村民,感染感召游客,更好发挥文化在乡村中的作用。三创业。要把这些历史文化的元素业态化、产业化,把产业活化、业态多样化,吸引更多人到农村来。

  徐云松

  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不仅要关注村民对幸福生活的诉求,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动脑筋提高村民的品质生活,而且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文化传承中作为传承者和传播者的作用。可以探索在历史文化村落中设立“文化管家”或“文化大使”,把文化概念通过平台或载体的形式传递下去,做好文化底蕴的活化延续,让游客体验到生活化、生态化、主题化和沉浸化的旅游体验。

  丁继军

  我觉得这项工作我省起步早、方向准、措施实,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先行:一是理念先行。2003年就提出要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指引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二是保护先行。和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的组织架构、工作体系科学规范,要素保障有力有效,所以保护利用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三是模式先行。会上展示的十大模式都很好,我觉得“校村共建模式”可以更有作为。

  张树旗

  充分挖掘舟山花鸟岛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坚持“百年灯塔、花鸟艺术”主题定位,鼓励吸引艺术家到岛上创作。在每日严控登岛游客前提下,首创定制旅游。在花鸟岛开发项目上,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就地取材、废物循环化利用和贴近自然、适度开发。同时,着力盘活闲置农房,提供创业就业岗位,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让村民在花鸟岛开发中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

  潘其君

  桐庐江南古村落由5个村组成,有1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按照“连片打造古村落”的思路,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整体规划和个性发展结合,既有总的目标,确保五个村整体性开发,又注重个性化发展。二是统筹推进与村民自治结合,2013年成立管委会,对规划、环境建设牵头抓总,明确环境卫生由村民自己做。三是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理念,对古建筑修缮的同时,引进多种业态,让古村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余学兵

  2013年以来,联众集团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指导、业态植入、整体开发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2亿元,介入松阳县陈家铺村、莲都区下南山村等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通过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实现了历史文化村落可持续性发展。比如,对下南山村、源头里村进行整体保护利用,将其开发成历史文化村落景区和酒店,打造乡村综合体和微型经济生态圈,实现了村民、集体、企业多赢的效果。

  链接

  浙江省历史文化(传统)

  村落保护利用十大模式

  十年来,通过实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一批破旧损毁的古建筑得到修缮保护,礼义廉耻、诚实守信、孝亲敬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特别是不少地方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力推进“两进两回”,保护了古建古村,发展了乡村产业,实现了村强民富,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重新换发了生机活力,也涌现出各具特色的保护利用典型模式。

  古建活化模式——

  发挥优雅的传统建筑资源,通过修缮与整治建筑风貌、改造更新建筑功能、植入多元业态,提升古建利用效益,形成“以用促保”的建设模式。

  山水养心模式——

  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保持与维护村落自然格局、改善与协调村落风貌肌理,提升自然环境品质,构建“山水村筑”融合的人居系统。

  民俗传承模式——

  挖掘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保护、传承及活化各类文化遗产要素,彰显村落民俗风情特色,创新“融陈拓新”的民俗传承路径。

  红色寻根模式——

  依托丰富的红色革命遗迹,深挖、传承革命精神,培根铸魂、红色赓续、特色引领,促进村落“四治融合”,探索“红绿结合”的示范模式。

  艺术赋能模式——

  立足浓郁的文化艺术禀赋,实施艺术人才与活动的内培外引,激活艺术特质,解码文艺基因,培育、发展村落文化艺术产业,形成“艺术乡建”的有效模式。

  文化深耕模式——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宗族、非遗等文化资源,结合古建修缮、旅游项目,开展多维多样的展示与宣传,营造“古今融合”的文化氛围。

  品牌牵引模式——

  借助多元的社会资源力量,推进“内化外引”机制,打造精品民宿、主题研学、农旅体验等具有辨识度的新兴业态,突显品牌牵引作用,构建“浙里风韵”乡村品牌。

  产城融合模式——

  发挥独特的在地产业优势,持续推进“两进两回”,盘活乡村资产,吸引社会资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校村共建模式——

  发挥学术资源与人才优势,建立村落保护利用战略合作机制,巧用科研院所智库智力支持,开展常态化在地指导,形成“校村协作”的共建模式。

  片区联动模式——

  发挥相邻村庄区位优势和差异化资源条件,优化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推进项目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促的村落集群发展,扩大“互利共赢”的联动机制。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从古到今向未来 “浙”里古村再出发 2022-09-15 浙江日报2022-09-1500005;浙江日报2022-09-1500015;浙江日报2022-09-1500008;浙江日报2022-09-1500017;浙江日报2022-09-1500022;浙江日报2022-09-1500023;浙江日报2022-09-1500021;浙江日报2022-09-1500024;浙江日报2022-09-1500026;浙江日报2022-09-1500006;浙江日报2022-09-1500007;浙江日报2022-09-1500010;浙江日报2022-09-1500029 2 2022年09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