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打通乡村振兴脉络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龙泽荣 潘挺宇

  古老的龙游,崭新的道路;美丽的大花园,通畅的大动脉。近年来,龙游县立足于服务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不断改善优化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和路网结构,走出一条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新路径,打造“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铺设条条大道坦途,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农村交通保障。

  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沿着龙游县大街乡景区的指示牌,一条条蜿蜒曲折、连村畅乡的农村公路,串起了乡村产业兴旺的“致富梦”。

  “水泥路通村到户,农产品卖得多、价格好!村里的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带动了村里农特产品的销售,村民一个个都富起来了。”在大街乡横坑村党支部书记华为看来,“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意味着更加便捷通畅的出行条件,也意味着乡村振兴发展的致富契机。

  修通一条路,带富一方百姓。龙游县牢固树立“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理念,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与骨干通道接口布局、产业布局、城镇和村落布局、旅游开发布局紧密对接,建制村双车道公路通达率达86%,百人以上自然村通等级公路达到100%,4A级景区通达公路最低标准达到二级。以公路为纽带,把县域3个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和沿线美丽乡村产业连接成片,同时打通经济开发区、龙游港区等产业集群,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走上振兴致富路。

  驱车前往龙游县的乡村,美丽乡村道路纵横交错,路的两旁设有“四好农村路”管理养护公示牌、龙游县“路长”公示牌、爱路护路宣传牌等标识标牌……三分建,七分养,到位的管护才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保障。

  龙游县坚持“有路必养、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工作目标,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配建乡镇管理站及管理人员,交通综合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动态监管,联合治超专班24小时不间断执法,实现对全域农村公路的全范围管理。全面加强养护,县财政兜底提高乡道、村道每公里养护经费标准,建立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的县乡联动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养护补助资金直接挂钩,县域道路养护水平显著提升,目前龙游县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98%。

  “现在公路又宽又好,公交车也通到了家门口,方便多了,我们老年人还能免费坐车呢。”家住芦坑村的村民李大爷念叨着公交车通到家门口的好。

  龙游县破题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建制村客车村村通升级版,实现全县域“两元一票”制,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还享受减免政策。农村物流网络也全面铺开,交通运输企业与邮政、快递跨行业深度融合,建立乡村物流共配中心,在所有行政村共设154个农村物流服务网点,“帮你买”“帮你卖”活跃在乡间,城乡同步享受网购的便利。

  龙游县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运营完善便民惠民的农村客运和物流网络体系,实现100%建制村通客车和通邮率,畅通乡村振兴“出”与“进”的“双向道”。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打通乡村振兴脉络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022-08-31 浙江日报2022-08-3100014 2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