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业大就业 奏响幸福乐章
李玲倩 邹建辉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常山县金川街道新建村的常山县欣欣服装厂,只见现场坐满了员工,有条不紊地赶制服装。据了解,这些员工全是本村或周边村村民,时间长的已在此工作了六七年。厂长徐高威介绍,以前他和大多村民一样在外务工,尽管收入不错但无法兼顾家庭。2011年,徐高威回到本村开办服装厂,在县级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招工、培训等工作,开启服装来料加工的同时也帮助了本村村民就业。
2008年以来,常山县将来料加工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抓实抓好,经过10多年的努力实践,全县培育了200多个来料加工项目,将零星的加工点集聚发展成加工企业,打造了一批覆盖惠及低收入农户的“奔富工坊”。
如今,欣欣服装厂约有25名员工,每人平均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以前是在杭州打工,现在回家做来料加工,不仅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工资也不错,感觉很好。”服装厂员工潘福莲说。
加工点聚成企业,纯手工也升级为数字化。在球川镇芙蓉村,衢州特美舒鞋业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员工一字排开,熟练地在流水线上操作,不一会儿一批送往意大利的鞋子就加工好了。企业人事部经理陈章伦说,在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企业于2014年开启数字化转型,引进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企业已有3个厂区,分别做鞋业和家纺的来料加工,企业的400余名员工中,90%为镇上村民,年发放工资1000多万元。
来料加工,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让他们有机会在乡村振兴学院、工匠学院等专业化乡土学院培训技能,提升自身能力。目前,全县发放来料加工费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34家,每年带动从业人员1万余人,实现增收3亿元以上。来料加工车间,成为“扩中”“提低”最有效、最直接的增长点。
“接下来,县妇联将继续牵好服务线,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网格作用,带动更多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实现就业,奏响幸福乐章。”常山县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张秀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