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细剥慢品得安适

  “日盛三伏暑气熏。”酷热难当的三伏天,令人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此时,特别需要饭桌上鱼腥虾蟹的“鲜头”来挑动味蕾。在江浙人的时令表里,每逢农历六月,地产江鲜“六月黄”就会悄然上市,这是吃货们在整个夏天最值得期待的尝鲜美食。

  “六月黄”是对农历六月期间螃蟹的统称,这些刚经过三次脱壳后的“童子蟹”,与深秋上市的大闸蟹相比,当属“小鲜肉”,显得有些稚嫩,蟹壳尚软,蟹脚也不饱满。虽距成熟尚需时日,但“六月黄”的油膏已“初具规模”,揭开蟹壳,流脂型的金黄膏油充满整个蟹体,不同于成熟大闸蟹的硬质蟹黄,这“轻佻又绵软的鲜味”,可谓是当季最鲜嫩浓香。

  “六月黄”壳薄,肉嫩,黄软,腥重,有公蟹也有母蟹。公蟹一般能长到二两左右,而母蟹生长慢,个子小,所以“六月黄”吃公不吃母,吃膏不吃黄。新鲜的“六月黄”腹部呈黑褐色,但毕竟没完成最后的脱壳,故不能拿“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成年膏蟹的标准来衡量。若用手轻触蟹脚,手感偏软,不像秋风吹过之后的那般张狂,只会有形无力地舞动大钳,虚张声势一下。挑选“六月黄”关键要看其蟹身和蟹肚,蟹身较胀的表示肉较多,蟹肚透着黄色的表示蟹膏多,且黄壳软、蟹爪尖实,捏下去带有弹性的则佳。

  俗话说:“最鲜不过六月黄。”得益于山水禀赋,江浙人早有食用“六月黄”的习俗,在酷热的季节里偏爱这份充满腔调的时鲜美味。对生活在富春江边的杭州富阳人来说,富春江里的本地“六月黄”尤受青睐,那美妙滋味,就是一种年年不忘的念想,只有吃过的人才懂。所幸,每到这个季节,农贸市场就有“六月黄”上市。

  “螃蟹上桌百味淡。”“六月黄”最初亮相,是为了满足食客“尝鲜”的愿望。然物以稀为贵,能在夏天就吃到农历九月才能普遍上市的江鲜食材,确实可以满足某种炫耀式的提前占有心态。这有些像明前的龙井,几乎每天都有很大的价格差异,越早越贵。但头刀韭菜、明前茶,毕竟都有一个冬天的风味物质积淀,而“六月黄”甚至还没来得及完全发育,吃到的流质“蟹黄”,恰好是专家所说的真正的蟹黄,也就是它的肝胰脏,鲜是鲜了,但肯定不够浓郁,更多则是满足食客耐不住的口腹之欲而已。

  面拖蟹是“六月黄”的经典做法之一,即将“六月黄”对半切开,滚面粉入油锅炸,再拌面糊炒均匀,便可嚼着连壳吃,醉人的鲜味顿时萦绕口腔。而且,“六月黄”还能与毛豆和年糕同炒,散发出浓浓的鲜美咸香,让人食欲大开。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六月黄”至鲜至美,左螯右酒,不仅是味蕾的绝妙享受,更多的是在细剥慢品中难得的安适。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细剥慢品得安适 2022-07-24 24512550 2 2022年07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