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专版

寓廉于旅,
天台构建“处处是廉”的旅游环境

周佳莉 施慧未

  步入赤城山景区,济公院廊柱上有一副醒目的楹联,“做人正直无私,若走歪门邪道,求我何用……”在天台县各大景区,这样的楹联诗句随处可见。

  近年来,天台县把清廉天台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融合运用,积极开展“寓廉于旅、廉旅互融”的清廉旅游建设,创建特色清廉旅游文化体系,开拓文旅融合新境界,构建“处处是廉”的旅游环境。

  景区景点是天台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也是寓教于游、以景述廉的重要场所。天台县在景区开发建设、改造提升中,深入挖掘知名景点、历史名人所蕴含的“清廉基因”,通过楹联、刻石、标牌等应景方式将清廉因子物化、活化,在大瀑布景区、国清景区、赤城山景区相继建设了“清风廊”“清风接待室”“清风游步道”“紫荆花清风林”等,成功打造了济公故居、华顶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集旅游、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清廉旅游景区。

  以清廉景点为基础,天台推出济公故居警示教育、儒释道廉政文化、“清廉前杨”乡村旅游精品线8条,并将天台山廉政历史、典故传说、廉政警句融入导游词,增强天台山廉洁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吸引力;常态化开展导游业务培训及金牌导游大赛,让导游会讲、善讲地方廉政故事,成为旅游廉洁文化的参与者、宣传者和廉洁旅游环境的维护者。目前已累计培训导游1万余人次,有金牌导游40人。

  在天台,无处不在的“清廉元素”不仅提升了景区景点的内涵,也在赋能景区村庄的创建。

  在天台县街头镇九遮村范增庙原址上有一间茶室,名曰“亚父茶室”。茶室内布挂廉政名人书画,游客在品茗的同时欣赏书画,在清清茶香中感受廉政文化。该村还建有千米廉政文化长廊,将廉政故事、廉政警句融合在自然风光中,让天台山水讲述廉政故事、传播廉政文化。

  天台厚植清廉根基,以公园广场、溪流绿道、美丽庭院为载体,将清廉景观有机融入到景区村建设之中。通过栽种象征气节、寓意清廉的竹子、松树、梅花等植物,添设清廉广场、清风竹廊、清风灯影等寓廉景观,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理念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此外,天台县依托民间艺术、家风家训、廉洁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着力构建清廉书屋、廉政教育基地、家风家训馆等“清廉矩阵”,成功打造后岸“和合倡廉”、龙溪“一路清廉”、南屏“四知堂”、平桥“净心阁”、街头“以茶养廉”、雷峰“青瓷博物馆”等清廉旅游品牌,建成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1个,让廉洁文化在教育干部群众的同时扮靓村庄,达到“人在景中走,廉从心中来”的效果。

  同时充分发挥文艺作品价值引领作用,以天台山水为背景创作清廉歌曲《青莲》,依托青瓷廉文化编排大型剧情舞蹈《宋窑遗韵》,以天台清官廉吏等为素材编排清廉小品、快板、天台道情、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利用送戏下乡、群众性文化活动进行演出或展示,为基层群众带来“清廉”文化盛宴。

  此外,天台还加强与旅游酒店、宾馆民宿、农家乐等接待单位的沟通联系,定期开展节约粮食、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等公益宣。始丰街道安科新村农家乐推出清廉菜谱、清廉月饼(青饼)制作、和合咖啡等旅游项目,目前“和合咖啡”新晋成为网红打卡点,日营业额1万多元,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8 寓廉于旅,
天台构建“处处是廉”的旅游环境
2022-06-28 浙江日报2022-06-2800012 2 2022年06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