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阅读

“中国村庄发展:浙江样本研究”丛书付梓

追寻11座村庄的振兴之路

  今天,站在浙江乡村青翠的农田里回望,楼房瓦舍,焕然一新,面朝山野,鸟叫蝉鸣。万水千山,更加美丽动人,这背后却是一个时代的跨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浙江乡村日新月异,以其先行先试,开乡村发展时代之新局。数辈乡民身居不同时代,应对多重挑战,以吃苦耐劳、隐忍柔韧、顽强进取的品格精神,维系着村庄的命脉,映射出一个东方古老国度的现代化追求。

  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持的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系列项目成果 “中国村庄发展:浙江样本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选取浙江省11个市的11个村庄作为研究个案,形成11部专著,以长时段的历史研究视野探求乡村传统建构、当代社会变革的实际景象和内在机制,为中国乡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分析参照的样本,为我们解读变化背后的深意。

共绘历史

  “这是专家学者与村民共同编写的村庄历史。”

  当《丛书》主编、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野将十一本专著摞在眼前的桌面上时,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翻阅每一本,从历史文献检索而得的村庄过往,到改革开放后的实体经济发展、村庄治理、村民生活、文化百态,都全方位地反映着浙江每一座乡村的生长与气象更迭。

  “我们一个重要的研究目的,是为读者展现这些乡村在面对社会剧变时的调整、舍弃、更新、重建,以及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在浩瀚苍茫的历史时空中,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乡村发展印记。”陈野说。

  五年时间,结项成书。在陈野看来,正是走进了田间地头,才让这匆忙的时间异常地充实。

  要知道,由古至今,村庄,是最缺乏历史记载和文献档案、最难听到它本真的话语、最难触摸到它脉动的心灵、最难见到它在历史进程中完整形影的场所。

  为了勾勒出作为基层生活共同体的村庄的“真容”,陈野和《丛书》首席专家闻海燕跑遍了全省11个地市,实地考察不同类型的村庄,选取研究样本。自项目正式实施以来,社科人员深入全省相关县市的文化、旅游等政府部门和百余个村庄展开实地调研。从东部海岛到西部田园,从浙南山区到浙北平原,课题组的成员们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克服诸多困难。

  他们结交农民朋友、展开上千人次的访谈,以大量村民的口述和全面的乡村档案的收集整理,为一直以来缺乏史料积淀的村庄建起了由文献、田野调查和口述访谈为架构的资料系统,记下了村民传承、维系、建设、发展村庄的种种心声……一千八百多个日夜的扎根探索,让专家学者收获良多。

  “蕴含于乡村大地的家园故土寻根意愿、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丰富的创业创新业绩、高昂进取的精神面貌和积极态度,以及存在于一些村庄的老龄化、空心化、过度开发、文化生活单调等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均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村庄发展对学术研究的巨大需求空间,看到了乡村社会发展对专家学者的热切期盼。”陈野说。

  《丛书》另一位首席专家顾益康认为,《丛书》选取的11个村庄研究样本,兼顾了明星村、后发村、平原村与山区村、城郊区村、海岛渔村等不同类型的地域村庄,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11个个案样本村的发展总体情况来分析,浙江村庄40多年改革开放中值得借鉴的发展经验主要有,以‘人民大众创造财富、人民政府创造环境’为运行机制的大众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之路、‘城乡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之路、先富帮扶后富的共富发展之路等。”顾益康表示。

奔向共富

  我们也看到,村庄,这片最为鲜活丰沛的人间生活之地——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根基,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建设领域,如今也成为体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真实场景。

  浙江之所以发展快、变化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以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推动全省持续快速发展。

  翻开《丛书》,一个个村庄,带来各色不同的故事,汇成一条奔向共富的河流。

  “瓯江之畔,中雁山麓,昔日默默的村落,曾经寂寞的土地,如今……藉天时地利人和,正大步迈向辉煌啊……我那可爱的村庄。”

  一曲《上园之歌》,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上园村,不仅是温州,也是浙江乃至全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与典型地。

  上园村有一位年长村民回忆,改革开放前的当地农民,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农业种植。

  一切从1978年以后,开始不一样了。有着经商传统与市场意识的上园村人,率先行动起来,寻找各种走向富裕的机会,从跑遍全国各地的供销员,到自主创办的家庭作坊,再到以开关电器生产为主的工厂,之后发展成为以股份制企业为主体的现代企业,上园村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居民的收入也快速提高——根据课题组2019年初对该村200多人的抽样调查,家庭户均资产超过600万元。

  矢志不渝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正是上园村的成功经验。

  实际上,除了上园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安吉余村,孕育出“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的舟山蚂蚁岛村,重视道德建设的余姚邵家丘村,同心共逐富裕梦的桐庐龙峰民族村,文化为基、文态业态生态融合发展的江山清漾村,耕读致远、古村新生的台州沙滩村,借助互联网东风电商兴村的缙云北山村……还有众多美丽的村庄,如一颗颗明珠,点亮之江大地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之路。

人间词话

  《丛书》课题组成员与村民的访谈对话,也让我们窥见,在村庄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拓宽的马路,齐整的绿植,全新的小楼,变化也发生在每个身处其间的个体身上,并为生活带来更美好的归处——

  缪家村的“60后”村民张爱英,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十几岁读书时,她就活跃于学校的文艺活动。在这样一位“文艺爱好者”眼中,数十年间,村庄的文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前,缪家村的集体文艺生活比较少。村民们白天田里干活,晚上就看电视。张爱英说,电视里看到个节目,她就自己在家跟唱,“我喜欢戏曲,我很想演出,很想有一个自己的舞台。”

  2005年,缪家村的文化馆开馆,村里正好少一个文艺团队,张爱英就带着村里的姐妹们组建了一个舞蹈队。现在,村里还拥有了戏曲队、腰鼓队、排舞队……张爱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于是,缪家村的“村晚”、重阳节的敬老院演出、村里的宣传片《厉害了我们的乡村》……都能看到这位文艺爱好者的身影。

  梦想成真,离不开时代进步。

  当然,在和村民的访谈中,我们还发现了,跨越更漫长岁月的变化。

  棠棣村村民钱涛的爷爷钱仁棠曾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一员,是镇上军功章最多的战士。“有次战役中,冲锋号一吹,他是冲在最前面的。此时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炸开,战友都以为他牺牲了,挖出来发现他手脚还有点抖动,就把他抢救过来了。”钱涛说,后来,部队给钱仁棠记了三等功,乡里敲锣打鼓来送奖状,家里人以为他牺牲了,一看只是受奖,感到又开心又光荣。

  现在,这位老兵每月有2000多元的养老金,每逢建军节,当地民政局还有补助。除了满堂子孙,他常常念叨隔壁村的战友。也许是串门心切,有些腿脚不便的老兵,口头禅也变成了“当年行军一小时能走20里路”。

  而对于1993年出生的钱涛来说,那段遥远的战争历史,或许在他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时,爷爷高兴的表情里,以及交给他保管的军功章上,才能穿过岁月,再次响起回音。

  安守故土,静享天伦,这或许正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一种幸福。

  “村民与乡土的关系,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为绍兴棠棣村村民做口述记录的研究员俞为洁在书中写道。他们的生计、情感、血脉,均绽放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

  在棠棣村我们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大多还在田间地头忙碌,把种田当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这里的“成功人士”一抓一大把,他们学历普遍不高,却把村庄治理得井井有条,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有个村民讲到,父亲送她上花轿出嫁时,对她最后的叮嘱竟然是:“如果你对公婆不好,你就不要回家来了!”

  细细感受,这真是人世间的智慧和修养……这也是《丛书》所展现的,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步履艰难却又波澜壮阔的一面。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9 追寻11座村庄的振兴之路 2022-03-04 浙江日报2022-03-0400011;浙江日报2022-03-0400015;浙江日报2022-03-0400014;浙江日报2022-03-0400019 2 2022年03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