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阅读

《我们的节日:春节》

自然的日子过成文化的日子

  年是什么?

  古人说,元旦(过去对农历正月初一的称呼)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也就是说,正月初一是一岁之首、四时之首、一月之首。这样特殊的时日当然要认真对待,于是人们在元旦鸡鸣即起,先放爆竹,后依次拜贺尊长。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古人的劳作与“天时”密不可分,人们按照大自然的规律生产生活。因此冯骥才说,四季周而复始,一年轮回往复,年是前一个轮回的结束,又是新一个轮回的开始。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忙年的种种习俗被各地的人们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谣。事实上,从腊八那一天早上喝上一口热乎乎的粥开始,中国人就进入了过年的节奏,一直过到正月十五,前后四十天左右。

  细细回想,也许除夕之夜是漫长的年节中,最重要的一刻。“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游子从天南海北赶赴回乡,在这样一个夜晚,子女向长辈尽孝,父母给予晚辈谆谆教诲,杯箸间,是最具人间情意的团圆主题。

  “我们中国人太会生活了,把一个自然的日子变成文化的日子,使故乡、故土、故人都升温了。”在《用美好的年文化过好年》讲座中,冯骥才感慨道。

  朋友们,春节将至,年味正浓。倘若此时身在异乡,难以归家,不妨翻开这册《我们的节日:春节》,体会传统春节的各种习俗与文化生活,品味节日的饮食、传说、歌谣、对联、文艺等美好光景。

  如果被疫情所困,就地过年,也要记得,除夕夜给父母打个电话拜年。即便隔着电话,一家人的心依然贴在一起。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8 自然的日子过成文化的日子 2022-01-28 23704639 2 2022年01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