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金融

践行金融为民 传递“工行温度”

工行萧山分行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工商银行萧山分行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党员立足岗位,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结合工作实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国有大行的担当。

  金融为民

  彰显大行担当

  工行萧山分行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着力在解难题、办实事上下足功夫,在“金融为民”的生动实践中彰显担当作为。

  聚焦惠民利企,助力乡村振兴。该行积极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了解需求,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自9月至11月,短短三个月共计走访企业1020家。除此之外,基于农业大数据精准测算,积极推广“农户e贷”产品,简化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流程,主动上门精准施策,为农户、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实体、涉农小微企业提供在线融资服务。截至今年11月,本年度扶助小微企业394户,累计发放贷款13.42亿元,切实把金融服务送到企业手中。

  创新数智金融,让群众“不跑一次”。2020年,萧山区民政局系统并轨省民政厅,进行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系统的对接开发。得知消息,该行第一时间与萧山区民政局进行对接,逐一打通从社会组织发起人在浙江政务网上进行名称预登记,实现从办理登记、临时账户、验资、注册等线上全流程。今年年初,该行为萧山区某救援中心提供注册登记“代您跑”一站式全流程服务,落地了萧山区首笔社会组织线上“政银通”登记注册验资业务。

  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工行萧山分行以数字化的思维、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数智金融”服务内涵。前不久,客户王先生来到萧山工行网点,咨询未携带子女的身份证等材料如何开立个人资信证明,工作人员告诉王先生:“通过手机银行,自行申请个人资信证明申请,当天即可完成!”这项服务是工商银行基于智慧银行生态系统实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建设成果之一,为王先生提供了“零出行非接触”的金融便利服务体验,真正从“到店式服务”变成“陪伴式服务”。近年来,工行萧山分行还依托微信公众号、融e联等新技术,不断拓展“云服务”应用场景,让数据“多跑路”,以此实现群众“少跑腿”。

  真情服务

  传递工行温度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该行动员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队伍,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也将工行温度传递到每个家庭、每个人。

  开展“便民利民”金融服务活动。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是现金服务的重要方面,切实关系到群众用现体验。该行组建外出服务团队,到现金服务相对薄弱的乡镇及农村地区,组织上门开卡、智慧助老、硬币大篷车、兑换残币等一系列活动,为老年客群、困难群众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服务前向有需求的客户告知活动时间,传单、告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打破了业务办理渠道限制,确保把实事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当好反诈宣传员,守好群众“钱袋子”。该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组织员工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以宣讲会、微课堂、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金融反诈进基层活动。2021年各级开展各类宣传讲座350次,覆盖人群达到2万人次,成功堵截多起网络套路贷、“电商退款”诈骗等案件,为客户挽回了经济损失,有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筑牢群众防诈“安全网”。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该行为老年客户解决金融服务中的痛点与难点,柜面助老专项服务温暖人心,切实结合老年客户需求,积极改善智能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受到老年客户的认可。

  开展“帮扶暖心”关心关爱活动。该行组织员工前往磐安、兰溪等地山区学校,实地了解学校物资需求,为边远地区学生送去学习物品。同时,结合小朋友的学习和生活,精心准备微课堂内容,生动的金融知识普及课,加深了孩子们对金融知识的认识。

  开展“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该行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助力疫苗接种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协助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开展消保知识宣传讲座,提高群众风险防范能力;组织绿色环保志愿公益活动,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为共同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浙江日报 金融 00009 践行金融为民 传递“工行温度” 2021-12-31 浙江日报2021-12-3100005;浙江日报2021-12-3100006 2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