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专刊

亮明身份 认领岗位 搭建联盟

雉城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叶诗蕾 李雪萍

  为主动发挥在职党员的示范作用,今年以来,长兴县雉城街道以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整合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通过“亮明身份、认领岗位、搭建联盟”等措施,让在职党员进网格包干,推进菜单式服务,共同协助小区发展。

  以“区域为主、权责相当、属地管理”为原则,雉城街道在全县率先创设“1+1+N”网格管理模式(即1名机关干部+1名社区干部+N名党员志愿者),以社区小区网格支部为基础,将1433名在职党员按照居住楼幢就近纳入相应网格党支部,建立“1+10”包户机制,即1名在职党员对接包户10户居民,发挥在职党员所长,积极参与小区治理。

  “你好,我们是宣传防诈骗的志愿者,凡是兼职刷单都是诈骗……”炎炎夏日,党员志愿者顶着酷暑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提醒居民防范网络诈骗,谨慎转账。从小区治理现状和群众所需出发,雉城街道定制了公益类、资源类、服务类、捐赠类四大类型20项事项的个性项目清单,在职党员可结合自身特长和职业特点自由选择1~2项,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居民解决需求及困难。同时,确定每月第3个周末为“在职党员固定服务日”,组织开展环境整治、巡逻检查、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共建美丽和谐家园。据统计,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党员实践活动,雉城街道已招募883名在职党员认领志愿服务岗位,打造了“心愿坊”“博爱超市”等爱心品牌,累计办理民生实事320件。

  凝聚各方力量,激活社区治理的一池春水。近日,水木花都社区会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在职党员一起上门认领困难家庭微心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该社区主动牵头与辖区的机关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联合,构建“携手式”联盟,制定《党建联盟章程》,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文明共建的目标。截至目前,雉城街道搭建红色共建联盟98个,链接资源280余家,辐射小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等群体,切实提升了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9 雉城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2021-08-27 浙江日报2021-08-2700016 2 2021年08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