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乡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踏上新征程,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使“两山”转化成为持续增加社会收入的重要路径,形成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制度安排。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指示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实现生态富民的重要原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所体现的底线思维、转化思维和人本思维是实现生态富民的重要原则。第一,以底线思维筑牢根基不动摇。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一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都是目光短浅、不可持续的。第二,以转化思维谋求发展新动能。如何将资源转化为资产是经济学永恒的追求,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两山”转化包含产业转化和产权转化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指依托关联性产业对相关资源所承载价值的市场化实现,后者主要是指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交易实现“两山”价值的变现,从而激活新的发展动能。第三,以人本思维坚守初心保民生。经济发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最基本的在于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将“绿水青山”的资源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资产是保障发展权益的物质基石。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突出路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这些恰恰是“绿水青山”资源相对集中和丰裕的地方。从实践看,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路径之一在于如何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属地资源,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融合发展。

  我省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忠实践行地,截至目前,我省拥有湖州、衢州、安吉、丽水、温州洞头等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及安吉、江山、宁海等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各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走上自然资源向资本和财富的绿色转化及经济发展绿色化实践探寻之路。其中,丽水松阳的活态有机全域转化模式、湖州的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作带动模式、嘉兴平湖的区位优势增效产业融合模式,均在充分、灵活发挥本地生态资源与传统产业优势基础上实现了优美生态资源向生态富民优势的转化。

  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是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关键抓手

  深刻认识和领悟“绿水青山”的公共资源属性、稀缺性和双重外部性三大特征,高质量打通、拓宽、优化“两山”转化,变“生态资源”为“富民资本”,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我省应着眼未来、重点把握好三个“基本”:

  第一,市场化、市场机制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基本方向。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实践,不仅实证了绿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成效,更彰显了培育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是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所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市场化、市场机制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推进省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落地的必然选择,而强大的市场化基因正是我省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第二,注重阶段差异,因时而异、因势而变是基本策略。政府与市场两种力量如何发挥作用、打好配合,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策略。要在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定位,破除绿色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资金、人才、技术、理念等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让企业和社会个体的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更好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健康迅速发展。

  第三,资产收益的“倾斜性受益”向“普惠性受益”转变是基本路径。目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未来,要进一步推动绿色经济、美丽经济向更多产业拓展,带动生产方式、生产理念乃至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和体系的变革,最终惠及更多地域和人群。

  结合我省发展实际,以全面提升“两山”资产收益水平为路径形成持续推进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当前的重点任务有三:

  第一,以“千山万水”的视野明晰“两山”转化的一切可能资源,形成全要素联结机制。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契机,不仅要系统梳理、准确掌握“两山”转化的“现有家底”,也要创新深挖、科学提炼“两山”转化的“延伸要素”,更要集群式协同,尽快实现“两山”转化的要素大联结。

  第二,以“千辛万苦”的踏实探究“两山”转化的现实可行路径,着力构建协同机制。激发广大浙江人民的创新精神,着力为绿色产业定位的品质化、手段的科技化、经营的品牌化、推广的平台化和配套的便捷化寻求破解之法。

  第三,以“千方百计”的谋略寻求“两山”转化当前与长远的共同关键点,用适度留白的方式保障代际空间。我省是资源小省,每一份开发利用都要精打细算。一方面,要在布局不同产业和设施的过程中留足生态空间,发挥好“调节剂”作用;另一方面,要在守牢生态红线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保留生态资源。

  【作者为省重点智库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乡村共同富裕 2021-07-26 浙江日报2021-07-2600006 2 2021年07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