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字化技术从源头强化药品监管
“黑匣子”盯牢药品生产
记者 王世琪
本报杭州3月19日讯 (记者 王世琪) 提到“黑匣子”,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汽车或飞机中的电子记录仪,人们能够根据其记录的数据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3月19日,记者从全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在药品生产监管环节也开始出现“黑匣子”的身影。
“3月初,我们启动了药品智慧监管‘黑匣子’工程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从药品生产源头搜集影响药品质量关键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判断药品质量是否达标。”省药监局药品生产监管处负责人介绍。
这个不一般的“黑匣子”如何发挥作用?
在位于杭州钱塘新区的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记者找到了答案。“这个‘黑匣子’将与药品生产设备连接在一起,实时收集储存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信息,建立起一个包括企业物料管理、生产控制、质量检验、产品放行等主要参数的数据仓。”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打开这个“黑匣子”,获取相关数据,经过模型比对,便可以清晰发现药品生产各环节有无出现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
如此关键的数据,存储在“黑匣子”中,能否保证安全?“要打开‘黑匣子’并不简单。”省药监局工作人员说,“黑匣子”采用双密码,由药品监管部门和企业共同管控,双方合力才能拿到数据。
这是我省市场主体与政府合力推动数字化改革的生动实践。在确保药企核心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终端数据进行安全监管和事故调查,实现药品生产非现场智能化监管,做到一链存证、一盒管数据、双向管安全、风险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