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阅读

利于生产,两相得益,哪里是剥削?

  一辆半新的吉普车出了县城,沿国道向北驶去。这是在小商品市场开业一周后左右。

  没错,谢高华太想去市场亲眼看一看那番盛况了。这段时间,已有不少与市场相关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热闹、兴隆,下雨天也照开不误,湖清门一带已比城中路义乌百货商场至少繁荣十倍;摊贩更多了,经营卡远远不够,无证摊贩经常出现,市场管理有些忙不过来,那里的卫生有些乱……对这方面的所有消息,他都很仔细地听了,但从不马上发表意见,只是微笑地听着,点头,用眼光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听来的消息不算数,习惯于现场调研的他还是想去现场,可他明白,这个时候自己在市场上出现将意味着什么。已经生下了孩子,木已成舟,眼下顶要紧的就是低调行事,把这件事做得更扎实些,不要生出太多的枝枝蔓蔓。他觉得自己应该稍稍“缩一缩尾巴”。

  当然缩尾巴不等于按兵不动。尾巴可以稍稍缩一缩,等过了“风头”再伸出来。

  看见吉普车响着喇叭,从家门口水塘那头的小路上,朝自己简陋的房子一拐一拐地绕过来,徐爱巧怎么都没想到,来的竟然是那个瘦瘦的县委谢书记。

  上次谢书记来大陈,她是见过他的,一眼就记住了他。此时,看见谢书记在水塘旁下了车,她赶紧叫身边两个小姐妹收拾起裁剪台上的布料和剪刀、尺子,心跳也有些快起来。虽然她早已从别人口中得知,谢书记是支持农民做点小生意、搞些小买卖的,但她依然免不了紧张,这是出于本能。

  一步跨进门的谢高华首先热情地向徐爱巧打招呼,一点架子都没有地与徐爱巧和她的小姐妹攀谈。“上回来大陈调研,安排得太紧凑了,没来得及来你这里看看,今天我是来补课的!”徐爱巧想,果然是冲着她的缝纫作坊来的。谢高华弯下腰,端详了一番裁剪台上还没来得及收掉的样衣、裁样纸和几块布料,直起身的时候笑容可掬,说:“开了这个裁剪缝纫小作坊,没有影响农业生产吧?”

  “谢谢书记来看望我们!我们一直都是忙时务农、闲时做工的。”听着谢高华有着浓重衢县口音的普通话,刚才一直搓着双手的徐爱巧,心跳渐渐平稳下来,愿意在这位“大领导”面前有问必答,“我们都喜欢裁剪缝纫,这几个小姐妹一有空,就会来我家一起做,连缝纫机都搬来了。这里的几台缝纫机都是我们的嫁妆,还没嫁人的,先把缝纫机买起来。还有,我们裁缝出来的大部分衣服,都会拿到小商品市场去销售!”

  “这个太好了!”谢高华十分欣喜地伸出大拇指,一边在旁边的 小竹椅上随意地坐下,“不过,我听说,你还搞了一个裁剪培训班,每个学徒得交几十块的培训费,不知这个是真是假?这几位,会不会都是你的学徒啊?”徐爱巧迟疑了一下,随后就壮了胆说:“是的,不过,她们都是自愿来当我的学徒的,培训费只是凑个份子……我的学徒现在还不是太多,不是说不能超过五个吗?超过就是搞资本主义,还会被划为小业主成分。”

  “资本主义哪里有量化标准?”谢高华哈哈大笑起来,一边习惯性地在口袋里找烟盒,杨守春也连忙摸火柴。但摸出烟盒,取出了一支烟的谢高华似乎想到了什么,推开了杨守春的手,那支烟只在他的手里被反复把玩。“你放心,带学徒搞裁剪做服装,把空余时间、富余劳力利用起来,这有利于工农业生产,是大好事,与搞资本主义无关。学徒们交给你培训费,你教给她们真才实学,两相情愿,两相得益,这哪里是一方剥削另一方?所以,你不用在乎招几个学徒,愿意来,愿意教,就可以。”

  (节选自《改革先锋谢高华:一个勇于担当的共产党人》第一章)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8 利于生产,两相得益,哪里是剥削? 2021-03-19 22266740 2 2021年03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