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阅读

“谢高华精神”历久弥坚

  时间不会消磨一切。总有一些人事,越久越有力量。

  “谢老去世一年多了。他的形象从来没有暗淡,甚至更高大了。”邹跃华是《改革先锋谢高华:一个勇于担当的共产党人》的作者之一、谢高华口中的“大胡子”。

  上世纪90年代,乌溪江引水工程开展地紧锣密鼓。谢高华任总指挥,邹跃华是衢江区指挥。转业到报社后,他因为跑农口线和“农民”谢高华更熟了。

  忆起交往点滴,总有一些画面,令邹跃华挥之不去。

  每年,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营者组团迎接谢高华回义乌,他会跟着一起去,在一旁静静地看,感受到了义乌人对谢高华的爱戴和敬仰:上了年纪的人把谢高华当成恩人,见他来了,会更加热情地把那句民谚——“谢天谢地谢高华”——重复又重复;年轻人把他当成偶像,会干脆地单膝跪地,争相倚着与坐在椅子上的谢老合影。

  衢州市衢江区邵溪村是谢高华的故乡。“2019年谢老去世后,时不时会有人捧着鲜花,一路走来村里打听‘谢高华的家在哪儿’。”2020年,改革担当精神传承馆开馆后,一波波的党员群众、干部学生前往学习参观,体悟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品行。

  人们无比惦念他的音容笑貌、精神信仰。谢高华却巴不得别人“忘”了他。

  他谢绝了很多人要给他写传记的要求,只说“我死了以后你们随便写”。禁不住周围人软磨硬泡,谢高华态度虽然软了,口头禅却成了“慢慢来”。他很少谈故事细节,惜字如金,总想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打发”采访。

  邹跃华有时候觉得真是累:“谢老是在故意‘磨洋工’,想把我们拖到不想写。”可谁让谢高华是“新闻富矿”,全国媒体一波波找上门,他还得不停劝自己“多说一些,就当为衢州做贡献”。其实他心里明白,“不要把功劳记我身上,荣誉归功于党和人民”。这不就是谢高华之所以值得颂扬的地方吗?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天时地利,追光灯赶着打在谢高华身上。没了借口躲藏,他终于肯松口,多分享些过往。《改革先锋谢高华:一个勇于担当的共产党人》就这样顺利完成了。

  文字是永恒的,让凭吊的情感有了依托。文字也是多维的,提供了观察人事的别样切面。

  邹跃华透露,与报告文学《改革先锋谢高华:一个勇于担当的共产党人》不同的另一本书——衢州日报团队撰写的纪实文学《谢高华传》也出版在即。以记者视角,由档案照片和新闻报道组成的谢高华,又会多一种伫立波澜壮阔百年党史长河中的最美姿态。


浙江日报 阅读 00008 “谢高华精神”历久弥坚 2021-03-19 22257779 2 2021年03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