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绍兴越城区滨海新区双向赋能

合力打造高质量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这是一座开放包容、改革创新之城。绍兴滨海新区是浙江省首批“四大新区”之一,坐拥绍兴高新区、袍江经开区、绍兴综保区三大国家级平台,与越城区双向赋能、协同发展。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蓬勃发展,越城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9亿元,迈入“千亿俱乐部”,正彰显强劲的区域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条件成就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一批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充分赋予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权,以“一区一策”方式加强薪酬分配、科研经费等人才政策创新突破。绍兴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试点建设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打造全市最高首位度人才特区和科技新区。

  当前,越城区、滨海新区正全力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创建,以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贯通人才“引育留用管”全环节,以新发展理念推动人才治理体系、政策体系、平台体系、生态体系迭代升级,积极打造首位度中心城区人才高地,赋能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为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区域发展之路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初心不变 以活力勃发之举强才励才

  刀刃向内,自我革新,方能致远。

  3月3日,越城区、滨海新区迎来重大纪事——正式发布《关于建设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人才招引、人才评价、人才创业、人才服务等方面,创造性突破条条框框,打破瓶瓶罐罐,发起改革强音。

  “试验区将通过聚焦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按照‘系统集成、数字赋能、改革创新、运行高效’基本原则,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提升人才集聚度、活跃度、贡献度,努力将绍兴滨海新区率先建成长三角产才融合引领区。”越城区委主要负责人指出。

  《意见》的核心内容,包括4个方面20条具有创新性、辨识度的改革举措,既系统集成全国先进城市的改革经验,又探索创新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壁垒和瓶颈的先行试点。

  纵观20条改革措施,有不少大胆的创新之举。在开辟人才招引“绿色通道”上,对国际顶尖人才和一流团队,按需实行“一人一策”,扶持政策和期限上不封顶;对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前100名高校的40周岁以下海外青年科学家“免评审”落户;实施高层次人才“双聘制”,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激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到试验区创新创业,政策兑现不受地域、户籍、社保等限制,按照工作时间分档予以支持;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的市级以上人才项目予以同等认可,直接享受相应扶持政策。

  在推动人才评价“回归市场”上,分类制订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高层次人才专项目录,构建以工作经历、薪酬水平和科技成果为导向的人才认定标准;开展人力资本价值评估试点;根据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绩效,给予人才服务机构地方贡献5年全额奖励。

  在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阳光雨露”上,设立人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创新创业成果转移转化联席会议制度,支持试验区科技人才创新成果在全市范围试点应用;实行贡献奖励释放创新创业“人才红利”。

  在实现人才服务“近悦远来”上,顶尖人才房票补贴实行“一人一议”,人才公寓实行“码上申请、智能择房、线上缴费”,A类、B类高层次人才分别享受一级、二级医疗保健待遇,统筹安排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贡献突出人才子女就学及家属就业,构建线上线下人才创新服务综合体,全面启用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平台,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风正帆悬,越城区、滨海新区正借力高起点、开放式、超常规建设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致力打造长三角人才集聚新高地、产业创新策源地、人才生态示范地,成为广大英才施展抱负的“梦工场”。

决心不改 以筑巢引凤之策汇才聚才

  人才引进来,更要发展好。平台、科创、创新等是人才大展身手、“变现”梦想的“魔术棒”。

  2020年11月,德琪(浙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这是继歌礼药业(浙江)有限公司后,绍兴滨海新区在港交所上市的又一生物医药企业,也是区内引进海外人才在绍创业取得的又一重大成绩。

  德琪(浙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于2016年,专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国家级领军人才创业团队负责人,海归博士梅建明。绍兴生物医药产业尤其是创新药企业的集聚,让梅博士当初下了回国发展的决定。在他朋友圈推介下,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行业内创新药企紧随而来。

  拥有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两大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无疑让越城区底气十足。2020年,集成电路在全省“万亩千亿”产业平台考核中列全省第二,两大产业产值均突破300亿元、增幅达60%。

  平台能级步步高登,科技之花迎春绽放。中关村.绍兴水木湾区科学园、浙江大学绍兴微电子研究中心、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复旦科技园绍兴创新中心、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相继签约落户,绍芯实验室等研创中心大步推进。

  越城区立足“产业+平台+政策”引才模式,以引进投产中芯、长电、豪威等一批集成电路头部企业为基础,以建设集成电路、医疗器械、节能环保、黄酒产业、现代医药五大创新服务综合体为支撑,为加快集聚海内外各类人才提供人才科技支持。

  全区2020年R&D同比增长49%,目前已培育数百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千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成多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和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已有近百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拥有多家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强化平台能级,注入科创动能,激发创新活力,越城区在打造创新高地的征途上步伐稳健,聚才纳才之基愈加坚实。

  2020年以来,越城区大力引进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高质量落地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20年,越城区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9个,总投资970亿元;入选第一批实施类省重大产业项目11个,获得用地奖励指标1770亩,项目数和用地奖励指标均居全省第一;8个重点项目入选市县长项目工程,数量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市第一……

恒心不移

以暖心留人之志爱才敬才

  留下来,这是越城区向人才发出的诚意召唤,也是一系列暖心服务的目标所在。

  前不久,越城区一次性提供给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的277套人才公寓全部住满。“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公司招收人才越来越多,但不少员工来了后住房没有着落。”中芯(绍兴)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人才公寓离公司不远,租金又便宜,很好解决了员工住宿难问题。

  为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越城区积极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工作。目前,越城区、滨海新区已建成水岸香堤、兰花苑、创业家园等一批人才公寓,未来5年,越城区、滨海新区将新增人才公寓1万套,为人才实实在在“筑窝安家”。

  全心全力办好人才“关键小事”,这正是近年来越城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人才资源是推进越城区、滨海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入驻。”越城区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光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起步不久的高科技光子芯片公司。自2016年启动生产基地建设以来,越城区的人才政策与服务让企业和人才更安心在此发展。

  “对照人才政策,我们享受了房租减免3年的优惠政策,并且在3年内会根据公司的业绩再商讨房租减半或者全免,这减轻了我们初创期不少资金压力。”浙江光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瑾琳说。

  服务有鲜度、有温度、有厚度,让人才更省心、更暖心、更有信心。

  无论是深化人才服务阵地创建,大湾区院士之家、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创新综合体成为城市“人才会客厅”;还是深入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运行人才服务专线,优化高新、袍江、滨海3个片区政务服务中心配置,设置人才服务专窗,推行人才数字化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政策主动推送和容缺受理机制,实现人才服务“掌上办”“码上办”;还是以先进城市标准提升城市公共配套,加快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不断提升人才服务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越城区、滨海新区积极打造和人才的最好关系——共同成长,互相成就。

  “以前大家只知道越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千年古城绍兴的核心所在,现在提起越城,大家更会想到是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越城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说,人才工作带给越城区的变化,不仅是人才数量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人才释放的活力改变着城市的风貌与内涵,成为未来越城区发展最耀眼的星。

  是的,不拘一格聚英才,千帆齐航破云霄——“来了,就是越城人。”

  (本版图片由越城区委组织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合力打造高质量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2021-03-04 浙江日报2021-03-0400008;浙江日报2021-03-0400011;浙江日报2021-03-0400016;浙江日报2021-03-0400014;浙江日报2021-03-0400020 2 2021年03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