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浙江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交出高分答卷

之江奔流润千里

  万物复苏的春日,中国强音再次唱响世界——经过持续奋斗,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这是亘古未有的壮举,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涓涓细流汇江河,浙江为这壮举的完成、奇迹的缔造贡献了力量——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久久为功,对口帮扶的四川、贵州、湖北、吉林4省8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在2015年率先全面消除“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后,浙江的扶贫目标从保障基本生活向缩小差距、实现共建共享转变,2020年,低收入农户同步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6∶1,位居全国前列。

  坚持精准导向、激发内生动力、创新体制机制。8年来,远赴山区扶贫的浙江干部,为贫困地区群众所津津乐道的浙江实践,成为典型并向全国推广的浙江经验,都成为这奇迹之中耀眼的注脚,如一江春水,滋润了那些曾经贫瘠的土地……

  引一泓“清水”

  聚力精准脱贫

  “久渴渐成愁”的贫困地区多么需要一泓甘洌的“清水”。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位扶贫干部的话令人印象深刻:“都说造血比输血重要,但输血是造血的基础啊!”

  为贫困地区引去一泓“清水”,成为扎牢当地发展根基的第一步。2016年以来,我省累计向对口帮扶的四川、贵州、湖北、吉林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09.18亿元,动员社会力量捐款赠物31.62亿元;2018年以来,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25.77亿元。

  “引水不是大水漫灌,要让资源要素流向最需要的地方。”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对口帮扶中,我省对深度贫困县提供的支持力度高于其他贫困县。

  “1100只扶贫鸭苗集中饲养情况总体很好,目前只‘减员’4只,24天后将陆续分发给村里最后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6月22日,驻贵州省望谟县打易镇边王村的帮扶干部李家南传递出这个好消息。望谟县是贵州黔西南州的深度贫困县之一,在受到物资、项目倾斜的同时,2020年宁波市向该县安排6900万元的帮扶资金,高于黔西南州其他贫困县。

  “十三五”以来,我省持续推进扶贫目标、举措、机制迭代转型,接续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和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

  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过程中,数字化改革为我省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人口、有的放矢动态施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省开发应用低收入农户帮扶系统,以区域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民生水平等为参数,适时调整扶贫标准,逐步实现对扶贫对象的动态化精准管理。2019年,我省推出“浙农码”,目前已实现全省低收入农户赋码率100%。

  “通过扫码可查询到低收入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帮扶情况、低保救助、项目补助等61项基础信息,以及低收入农户的住房、饮水、地理位置等图片信息。”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让资源要素能够真正流到洼地。

  打一口“深井”

  激发内生动力

  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在当地打一口不断源的“深井”。

  2018年,安吉县黄杜村农民党员向黔西南州普安县等贫困地区捐赠1500万株茶苗,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专门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在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来自安吉的“白叶一号”迎来首采。

  这1500万株茶苗背后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茶产业。当下,浙茶集团正为当地提供全产业链帮扶。白茶成为当地致富的“水源”。

  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我省始终坚持以东部之优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造血式扶贫”激发着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

  一项“飞地”创新,让对口帮扶形式从“端碗送水”转为“挖井汲水”。浙江—四川东西协作乐山产业园犍为飞地园区内,由浙商投资的四川豪杰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已经投产,一期项目预计年产摩托车50万辆,产值可达15亿元。

  “单纯帮扶一点钱,很快就用完了。但建一个园区,就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带动当地税收和就业。”我省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乐山片区帮扶工作组组长朱润晔说,园区由贫困县区出资入股,共同参与建设、招商,税收则由犍为和入股的马边、峨边等4个受帮扶县区按比例分享。

  2016年以来,我省共实施帮扶项目4365个,组织1804家浙商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投资兴业,实际到位资金919.19亿元。在产业帮扶的基础上,我省充分发挥市场优势,通过电商等渠道,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和规模,让产品变现,2018年以来,全省累计实现消费扶贫金额达388.7亿元。

  我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之江大地打下一口口产业“深井”,激发起广大农民热情,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薄弱村,使山区26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帮扶开发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

  景宁县围绕绿色打造生态产业新体系,把“景宁600”做成当地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一度滞销的农产品在城市“逆袭”,高山农业变身“海拔经济”。缙云县聚焦用好用活乡愁资源,推动五彩农业、全域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愁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产业富民之路,2020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据统计,2020年,我省山区26县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成为全省发展的新引擎。

  寻不竭“源泉”

  建起长效机制

  经过多年帮扶,一个认识越来越清晰:摆脱贫困首要是摆脱意识和思路上的贫困,做最根本的扶贫。“建立长效体制机制至关重要。”无论身处何地,浙江的扶贫干部始终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未来,无论是推动乡村振兴,还是实现共同富裕,都要发挥好人的作用。”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我省精准对接对口地区人才需求,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委员汪四花仍记得2016年到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台江县人民医院报到第一天看到的景象:医院只能看感冒发烧等“小病”,眼科诊室里只有一张视力表,五官科病人诊疗的凳子下垫着砖头。经过多年努力,汪四花把“浙二精神”和“浙二技术”植根台江,为当地打造出一批技术过硬的医疗人才。

  这也是扶贫先扶智的要义所在,为当地培养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匠人”。2016年以来,我省累计选派222名党政干部、9193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对口帮扶地区开展扶贫工作。同时通过劳务协作等方式,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水平。

  从省外到省内,都呈现出这样的新气象。近年来,我省通过健全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乡贤回农村、青年回农村的“两进两回”机制,形成了“百万能人创业带动千万民众就业”的生动景象。同时我省还培育了一批以“云和师傅”为代表的乡土人才“正规军”,他们经培训考试获得技师以上职称,具备5年以上农业综合开发生产实践经验,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看山不是山,看海不是海。山海协作也是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抓手。2017年6月,平湖与青田签约打造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青田264个经济薄弱村抱团出资,通过“飞地”方式,在平湖经开区投资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厂房,平湖负责项目落地、招商。目前,青田参与“飞地抱团”的村均增收超过5万元。

  山海协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富帮穷”,而是实现优势互补的探索创新,让“山”这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那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既促进了山区发展,又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目前,我省正着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畅通人才、市场、资金等要素循环。

  脱贫摘帽是实现共同富裕新生活的新奋斗起点。接下来,我省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在数字化改革的牵引下,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长效体制机制,助力对口帮扶地区跨越式发展,为全国大局作更多更大贡献。让从浙江流淌出的致富春水,奔流不息。”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之江奔流润千里 2021-02-26 22166018 2 2021年02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