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专版

文章导航

聚焦群众关切 破解民生难题 书写亮丽答卷

下城区潮鸣街道:生活有质感 治理有温度

  聚焦群众关切 破解民生难题 书写亮丽答卷

  下城区潮鸣街道:生活有质感 治理有温度

  王逸群 温艺华

  久经历史积淀,这里是杭州繁华的见证。

  与居民朝夕相见的凤起农贸市场,散发老街文化的永康巷、知足弄,见证风雨洗礼的庆春门与艮山门……然而,由于城市不断发展,潮鸣,这片杭州老城区同样面临着居住人员类型复杂、街巷狭小、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管理服务难度大等难题。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城区潮鸣街道聚焦群众关切,牢牢把握人民满意这个根本标准,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引导搭建协商平台,有效破题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多项民生实事,书写一份亮丽的民生答卷,让老百姓感受“稳稳的幸福”。

  获得感——

  旧改、加梯……生活有品质

  青砖白墙、亭台水榭,走进焕然一新的石板巷小区,一幅江南别院图映入眼帘。这是潮鸣街道2020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项目。

  这个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小区,曾有很多老旧小区的通病:房屋结构整体老化、基础设施陈旧、公共空间不足、无物业管理等,让居住于此的226户居民对小区改善充满渴望。此外,石板巷的人口老龄化也特别严重,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近80位。

  “潮鸣‘老人多、老房多、老小区多’,设施陈旧、资源不足、空间狭小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潮鸣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乘着旧改东风,潮鸣街道摇身一变,成了“潮邻里幸福街区”。其中,小天竺、知足弄社区改造项目获2019年度全省老旧住宅区改造样板工程,二期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的样板小区——石板巷小区,也加快补齐公共设施短板、提升街巷业态,让这个老街区实现了“逆生长”,让居民生活与现代都市接轨。

  增加生活功能,构建幸福生活圈,使得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改善。许多因腿脚不便常年蜗居在家的“悬空老人”,得益于加梯工作,也大大提升了幸福感。

  去年,潮鸣街道克服化粪池的困难,加快推进艮园社区的加梯工作。在加梯过程中,潮鸣街道领航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发挥了重要的协调推进作用。街道也深化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持续不断地为退役军人提供高质量服务,荣获首批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下城区目前唯一实现全国、省、市退役军人服务条线荣誉大满贯的街道。

  截至2020年底,潮鸣街道累计50台电梯交付使用,居民的小康生活“更上一层楼”。

  幸福感——

  养老、育小……大伙离不开

  临近中午,潮鸣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又飘出饭菜香。“这段时间天气冷,我们夫妻俩懒得买菜烧饭,到了饭点就来这里,两个人花30多块钱,就吃得不错。”从去年11月起,65岁的秦阿姨就成了这里的常客,除了可口的饭菜,更让她满意的是倍感贴心的服务。

  作为杭州老城区,潮鸣街道的老年人比例不低。如何能够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去年,潮鸣街道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依托“潮邻益家”,积极引入专业养老机构——中大金石集团进驻运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除了提供日间综合照护、社区助餐等项目服务外,更有长者志愿者乐龄互助、残疾人服务岗位等。

  解决“一老一小”难题,潮鸣街道还推出“潮邻伢儿”0~3岁婴幼儿照护中心,与第三方专业照护机构——杭州拂晓教育科技公司合作,以培育拓展多元支持的婴幼儿社区服务为主要功能,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多种“订单式”照护服务。

  为了让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潮鸣街道为居民打造“家里+家外”联管模式——

  “家外”有潮邻管家服务项目,通过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为小区提供保洁、保绿、保序等综合性服务,实现保洁保序全天候,交通资源全整合,平安建设全时域,绿化美化全覆盖,人员配置全联动,全面提升了小区环境,全面响应了小区应急需求,全面保障了小区公共秩序。

  “家里”引入第三方公司,由三替集团提供各类家政服务、物业服务等,居民家里有搬家、保洁、母婴照管等服务需求,以及管道疏通、家用电器维修、房屋维修等需求,均可以联系专业的三替公司开展专业服务。

  自“美丽杭州”创建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行动开展以来,街道致力于提升整体环境,死角卫生清理、垃圾分类有效推进,雨污分流全面实现,清理环境卫生问题1300余个,清运垃圾600余吨。

  参与感——

  自治、智治……诉求有回声

  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近年来,潮鸣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抢抓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充分打通渠道,培育小区党组织、引入社会多方资源、搭建智慧云平台,让群众参与基层自治,回应百姓需求。

  就在刚刚完成旧改的石板巷小区,征求旧改意见时,社区党员们就走到楼道里听居民意见,邀请居民代表、施工方开议事会,确定改造方案。如今,石板巷小区还成立小区党支部,以楼道党支部为基础,将党员网格长、在职在地党员和小区管家、辖区共建单位党员吸纳为兼职委员,形成“小区党支部—楼宇自治会—小区管家”新三方治理架构,解决了很多“关键小事”中的难点和痛点。

  据了解,2020年潮鸣街道在加强“自治”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智治”建设,完成制定14个智安小区建设方案,辖区内非接触性治安事件下降5%。积极探索实践信息化工作与养老工作相结合,相继依托“数字潮鸣”“智慧潮鸣”及政务“数字驾驶舱”等平台优势,逐步形成一张“监测精准”“响应敏捷”的智慧健康养老网络,荣获全国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荣誉。

  此外,省级五星级残疾人之家、省级“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街道、省级文化强镇;杭州市级乐水小镇、水美乡村;杭州市级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杭州市级清廉文化示范点……一张张亮眼成绩单,不断为“潮邻里幸福街区”添上新注脚。

  “生活环境越来越漂亮,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居民的各类需求在小区内就能得到满足,群众参与率、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大幅度提高,多方参与、居民共治的氛围正在形成。”潮鸣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图片由下城区潮鸣街道提供)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5 下城区潮鸣街道:生活有质感 治理有温度 2021-02-02 浙江日报2021-02-0200004;浙江日报2021-02-0200007;浙江日报2021-02-0200006;浙江日报2021-02-0200010 2 2021年02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