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钱塘江

拐杖主任

  入冬,天气越来越冷,78岁的董春法像往常一样忙碌,烧水、接待来信来访。每一个和他打交道的人,都会被他激情满满的工作干劲吸引,仿佛冬天里的一把火,格外温暖。武义下山脱贫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名震一时。如果说下山脱贫是武义的金名片,董春法就是实践者和代言人。

  从1993年7月上任至今,董春法在扶贫的工作岗位上干了28年,帮助武义县423个自然村的5万多人走出深山,致富奔小康。武义县委、县政府至今仍在大院里为他保留一间办公室,村民们有事没事都爱去那里坐坐,聊聊下山脱贫的巨变、小康生活的甜蜜。

  董春法一生清贫,却拥有一样无价之宝——50多根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拐杖。“拐杖主任”的绰号由此而来。

  最贵的拐杖

  这根柏树做的龙头拐杖,在一大堆拐杖中格外引人注目。

  拐杖是武义县履坦镇金桥村村民廖春飞送的,赠于2008年。当时,董春法已经退休5年,廖春飞经营的武义县城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武义县地处浙江中部,面积1577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是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浙江省原8个贫困县之一。8万多人居住在高山区、深山区,其中4万多山民生存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金桥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我们当时的生活特别困难,全家7口人,只有一间26平方米的土坯泥房,旁边有个猪圈,遇到下雨天,猪粪猪尿就从床前流过……”廖春飞回忆,由于山上的生活实在太苦,他8岁那年,妈妈出走改嫁,留下年迈的爷爷奶奶,以及年仅7岁的妹妹、5岁的弟弟,廖春飞初中没毕业就早早承担起了家庭重任。

  廖春飞以为自己和父老乡亲这辈子的命运都将困在高山上,直到1993年夏天,命运转机悄然出现了。

  那时,董春法从武义县土管局调任武义县扶贫办主任。谁都没想到,在这个谁都不看好的位子上,他一干就是28年。

  上任后,董春法做的第一件事是翻山越岭深入南部贫困山区走访调研。他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跑,一户人家一户人家地问,花3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200多个建制村、700多个自然村。最穷的村,海拔最高的村他都去了。

  面对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高山村民,董春法流泪了。根据走访中掌握的情况,董春法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下山脱贫拔穷根、异地致富奔小康的对策建议。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1994年5月出台了浙江省第一个专门鼓励引导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的县政府6号令——《武义县高山深山农民居住迁移试行办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引导高山、深山农民,沿中心城镇、沿公路迁移,进行异地开发。

  “1995年,董主任上山来做工作时,村里没有一个人愿意搬下山。”廖春飞回忆,董春法工作有股韧劲,面对村民的不理解和质疑,他前前后后来了上百趟。

  水滴石穿。董春法的执着,以及先移村生活好转的例子,村民的心结渐渐打开了。

  1996年,武义县人民政府批准金桥村整村搬迁下山,迁居履坦镇后桑园。同年12月,武义列入全国第一批摘帽脱贫县。

  一晃20多年,如今廖春飞和乡亲们都走上了致富路。廖春飞从当初混口饭吃的普通泥水工,到现在拥有了一家年产值近亿元、实现利润近千万元的建筑公司。

  “这些事如果搁以前住在高山,做梦都不敢想!‘下山脱贫的农民世世代代感谢您’。这句刻在拐杖上的话,是我和下山脱贫村民的肺腑之言。” 廖春飞对董春法说。

  最多的拐杖

  1996年11月,武义县俞源乡九龙山村原村支书邓寿明在九龙山整村搬迁至省道上松线公路旁后,为董春法送了第一根拐杖,而迄今他已送了三根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拐杖。

  九龙山村因九个山头绕村绵延如龙而得名,原来蜗居在海拔1041米的龙眼山上,是武义县俞源乡出了名的穷困村。

  邓寿明和董春法第一次认识,是在1995年3月。当时,村里要通自来水,没钱,邓寿明到武义县扶贫办“讨钱”。

  “邓书记,你先回去,过几天,我上来看。”没要到钱的邓寿明怏怏而归,董春法的话让他半信半疑。

  约过了一个星期,1995年3月8日,董春法果真气喘吁吁地爬上龙眼山,出现在九龙山村民面前。

  “邓书记,是不是可以考虑整村搬迁?下山致富,拔穷根。”董春法笑眯眯地说。

  邓寿明向董春法倒苦水:“我们村搬不下去,太穷了!我们连欢迎你的红纸都买不起,下山根本造不起房子。总不能毛竹一弯当梁,塑料布一围当棚吧?!你不要再辛苦上山来了,没用的。”

  董春法没有打退堂鼓,在爬了100多趟龙眼山后,终于把九龙山村民的工作做通了。1996年,武义县人民政府批准九龙山村整村搬迁下山。同年11月11日,邓寿明等49户村民带头搬下山,1997年余下的村民悉数搬下山。

  新九龙山村坐落于王宅镇上松线要道,原为烧砖瓦厂的废弃地,政府出钱修路,通电通水,并出台了下山脱贫降低土地征用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村庄大变样了,一幢幢花园楼房拔地而起。

  最想不到的拐杖

  在武义县城开画廊的周志贵是武义县新宅镇安凤村人,虽然安凤并不是下山脱贫村,2008年8月8日,他仍然精心制作了一根拐杖送给董春法。

  “我很佩服董春法,他为人热情,工作雷厉风行,有干劲,有远见,他的精神特别让人感动。”周志贵爱好收藏报纸,从新闻媒体上看到董春法的事迹后,萌发了给他送拐杖的念头。

  “开发创新铸辉煌。为什么在拐杖上刻这一句话?董春法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不退志,无论在不在岗,相信他都能开发创新铸辉煌。”

  下山脱贫的意外之喜,又何止一根拐杖!

  武义县柳城镇田坪村原村主任赖李明怎么也想不到,从牛头山上搬下山后,自己有一天竟能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担任项目经理。赖李明非常感谢董春法,董春法帮他和村民打开了完全不一样的天,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

  “上世纪90年代,从山上到山下,‘就近搬迁下山、解决温饱问题’是脱贫1.0版;本世纪初,从山下到城镇,‘富起来’‘稳得住’是2.0版;今年以来,在全国率先探索‘下山脱贫、异地发展’,引导仍居住在高山深山群众连人、房、地一起搬迁进城,‘一步到位’变市民,是创新启动下山脱贫3.0版。” 武义下山脱贫“三部曲”,擂响脱贫攻坚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战鼓,这让董春法格外欣慰。

  拐杖的故事仍在延续,最近的一根拐杖是武义县俞源乡上田村村民送的;而已经给董春法送了三根拐杖的邓寿明,正在精心制作第四根拐杖……

  通阳、新阳、春阳、金阳、吉阳、阳光……这是董春法为下山脱贫村一一新取的村名,村村向“阳”而生。下山脱贫宛如金色的种子,风一吹,希望的田野满目生机……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6 拐杖主任 2021-01-31 22032874 2 2021年01月3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