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加强文明之源研究保护

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谈考古力量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加强文明之源大遗址群研究保护。多年深耕考古领域的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对此十分关注。

  “我们平时在博物馆看到的藏品多数是考古发掘品,参观的文化景点大部分是文化遗产,考古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7日上午,在温州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刘斌代表介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浙江文化遗产名列全国第一。目前,浙江有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

  有收获,也有深思。“考古力量紧缺,仍是浙江文化事业发展的短板。”他举例说,不少发达国家专业考古机构远多于我国。如与浙江省域面积相当的韩国,拥有专业考古机构130多家。据国家文物局最新统计,我国具备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有88家,其中浙江仅有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3家。这3家单位,每年需协同文物部门完成数百项考古项目、数万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等工作。

  为此,刘斌代表建议,加快专业考古机构建设与考古专业人才培养,逐步破解我省考古机构少、编制紧、人员缺的问题。“建议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有考古力量的基础上,扩大编制,完善体制架构,成立浙江省考古研究院与浙江省文化遗产研究院。”他还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健全考古学科体系,完善教学机制和教师团队,设立考古专业,加快人才培养。

  刘斌代表欣慰地说:“目前,浙江大学正在申报设立考古专业本科,浙江大学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学子前来深造,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浙江力量。” (记者 黄珍珍)


浙江日报 省两会特别报道 00005 加强文明之源研究保护 2021-01-28 22033462 2 2021年01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