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攻坚 领跑全国
浙江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
记者 方臻子
本报杭州1月8日讯 (记者 方臻子) 2020年浙江生活垃圾总量相比上年增长率为零!这是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省分类办”)今年1月8日汇总的最新数据。从2021年1月1日起,全省49个垃圾填埋场除应急处置外全面终止作业。至此,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处理“零填埋”(下称“两零”)的省份。
“全省人民为改善生活环境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付出的努力有了回报!”省分类办主任、住建厅厅长项永丹介绍,从2017年起,浙江把生活垃圾治理确立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连续4年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2018年初,浙江确定2020年底实现“两零”目标。“经济、人口不断增长,完成目标难度很大,必须要有一个可持续的系统解决方案。”浙江大学环境污染防治研究所所长吴伟祥教授说。
一场为期3年的攻坚战打响了!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制度创制、处置能力提升、文明风尚五大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公共机构全面实施强制分类,推行快递外卖“绿色包装”,四星级以上酒店限制一次性用品,升级“限塑令”,推行“光盘行动”,通过《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在这场“垃圾革命”中,浙江人形成自觉分类的新风尚。杭州市萧山区南市花园小区居民沈女士告诉记者,她现在每天都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并将盛放易腐垃圾的“小绿桶”放在收集柜中,会有专人定时回收。
截至2020年底,我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90%,农村超过85%。曾经年均10%以上的生活垃圾总量增速迅速“刹车”,2019年增幅降到1%以内。
在台州,曾经车流不息、日均填埋822吨生活垃圾的黄岩区废弃物生态填埋场如今格外安静。“这个有15年历史的填埋场前不久已永久封场。”总经理边骏进说,现在承担全区生活垃圾处理重任的是近期点火的焚烧发电厂。在金华,2020年12月投用的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天最多能“吃”掉2250吨垃圾,每吨垃圾能发电480千瓦时,排放标准高于国标和欧盟标准。
2017年以来,浙江累计建成54座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和52个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目前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能力达到每天9.3万吨,远超7.2万吨的实际末端垃圾产生量。
“‘两零’目标达成,意味着浙江初步形成了涵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政策配套、绿色生活等在内的系统解决体系,为全国提供了‘浙江经验’。”吴伟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