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宁波“国门卫士”顾建锋从事线虫检疫20多年,他的任务是——

揪出看不见的“偷渡客”

  2020年底,宁波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顾建锋主编的《慧眼识线虫——口岸检疫线虫图鉴》出版,并被列入国门生物安全丛书。他说:“希望把我用笨办法、苦功夫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可实操的参考资料,让年轻人投身线虫检疫时少走些弯路。”

  顾建锋不扛枪、不站岗,却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国门卫士”。他耕耘线虫检疫岗位20多年,带领宁波海关线虫检测团队,有效防止检疫性线虫入侵,为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及生态安全作出了贡献。顾建锋要揪出的线虫,隐藏在进境木材和各种植物体内,大多是肉眼看不见的“偷渡客”。一台显微镜,就是顾建锋的“武器”。

  不放过一条“漏网之虫”

  在宁波海关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见到顾建锋时,他正在满是化学仪器的实验室里埋头看显微镜。显微镜下的玻片上,是刚刚从一批进口木材中分离出的线虫。

  拿起玻片仔细观察,肉眼完全看不出有东西。“我把它投影到屏幕上,你就能看清它的样子了。”顾建锋身穿白大褂,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说话轻声细语而不失严谨。见我对线虫好奇,他打开电脑上与显微镜连接的操作界面,完成对焦后,只见一只形似蚯蚓的线虫在电脑屏幕上扭动,看着有些瘆人。

  “不要看它们小,可以说是五脏俱全。”一说到线虫,有些不善言辞的顾建锋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你看,这是它的头,它的尾巴,这是它的牙齿……”大部分线虫肉眼观测不到,个子最大的也只有三四毫米长,比头发丝还要细。

  “它们的危害很大吗?为何对这些小东西如临大敌?”我不解地问。

  顾建锋的神情严肃起来。“这个就是线虫里最有名的外来生态杀手——松材线虫。”对着屏幕上一张线虫照片,顾建锋介绍,“1982年在南京首次发现,目前,已经在我国大面积扩散,病死松树超过1000万株。虽然它没手没脚,却可以通过天牛携带快速传播扩散,入侵一个月即可导致一棵松树死亡,几年就能毁掉一片森林。”

  近年来,我国对外来生物安全越来越重视,在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了《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其中,约200多种线虫被列为植物检疫性线虫。

  “列入名录的200多种线虫,就是我们要重点防控的‘偷渡客’。”顾建锋说,口岸人员会对原木、木质包装和景观树、种球、根、土等进境货物抽样,并把样本送到顾建锋所在实验室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检疫性线虫,就会进一步采取除害处理、退货或销毁等相关措施,严防有害生物传入国内。

  回忆起揪出鳞球茎茎线虫的经历,顾建锋至今还有点紧张。

  “这种线虫很可疑,大家手头工作放一放,一起来做比对!”2016年的一天,在对一批西班牙苜蓿草样本检测时,一种形态陌生的线虫出现在显微镜下。凭着经验和直觉,顾建锋如临大敌,发动整个实验室对线虫进行形态和分子生物双重鉴定。花了几天时间,比对了几十种参考资料后,它的身份被最终确定——鳞球茎茎线虫。这是一种被我国列入“黑名单”的检疫性线虫,其寄主达500多种,可严重危害郁金香、水仙、风信子等观赏植物以及多种农作物,能在极端干燥的环境中存活。国家质检总局随即向全国口岸发布警示通报。“当时我国口岸还没发现过这种线虫活虫,如果不小心,它可能就成了‘漏网之虫’。”顾建锋说。

  截至目前,顾建锋带领团队已累计截获检疫性线虫2000多种次。

  为“敌人”画肖像立家谱

  1972年出生的顾建锋,从小生活在农村,曾在南京农大学习植物保护专业。

  2002年,在参加一场中德木材伞滑刃属线虫鉴定技术培训班时,顾建锋结识了两位德国线虫专家,由此跟线虫深深结缘。

  “通过他们,我了解到国外对线虫研究已经很深入,相比之下国内差距很大。如今中国口岸吞吐量越来越大,线虫检疫肯定需要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因此,顾建锋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线虫世界。

  “线虫研究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的丰富和未知。”顾建锋说,国际上普遍认为线虫至少有50万种以上,而目前已描述的只有2万多种。

  种类多,这也是线虫鉴定最难的地方。在显微镜下捕捉各类线虫的主要鉴定特征,准确总结出种内和种间的差异,即便对于顾建锋来说,这也是十分复杂的工作。说话间,顾建锋习惯性地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眼睛不舒服,是我们的职业病。”他苦笑道。

  “发现一个不常见的线虫,我们要四处查资料作对比,确定它的种类。如果查不到,就要进行新种认定,为他们画肖像、立家谱。”顾建锋说,他的工作也算是复合工种,不仅要懂专业知识,还得懂英语、会画画。

  “这是我们最新发现并命名的一种线虫。”在电脑上打开一篇英文论文,对着一幅由他手绘的线虫图像,顾建锋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这种线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性等——这篇论文2020年10月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ematology》(线虫期刊)上,这种发现于日本进口鸡爪槭上的线虫,也正式被顾建锋命名为日本吻球线虫。今后,如果其他地方发现这类线虫,顾建锋的研究成果就成为最权威的参考。

  让鉴定识别智能化

  在实验室的一侧,顾建锋自豪地向我介绍起一个上着锁的柜子。“这里面装着5000多片线虫标本,有200多种线虫,是国内标本数量最大的线虫标本库。”顾建锋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标本说。

  20多年来,他发现并命名线虫新种58种、亚种4种、新纪录种13种,建立新属2个。正因为有这些标本作为重要证据,这些成果才受到国际认可。

  “线虫标本数量,实际上也体现了行业内的国际话语权。”顾建锋说,现在,经常有国际线虫研究专家联系上他,要借线虫标本进行研究。

  俯首与线虫打了20多年交道,顾建锋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发现并命名线虫新种58种;先后出版专著7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并受邀参与松材线虫国际标准的修订;2014年,顾建锋主持的“口岸高风险种苗病原分子检测和检疫处理技术研究及其体系构建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顾建锋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誉,成为宁波海关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研人员。

  荣誉纷至沓来,实验室里的顾建锋,心却更定了。

  “线虫研究是在拓展生物学的认识边界,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去做研究。”这是顾建锋在线虫检测业务培训班上经常重复的一句话。

  顾建锋还有一个目标:他正带领线虫团队探索智能识别系统,希望让线虫鉴定识别智能化、便捷化。

  “现在线虫形态检测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专家,而且至少要两三天。以后通过智能化手段,可能新手也只要几分钟就能得到初步检测结果,在提升口岸效率的同时,也让国门防线和生态安全更有保障。”顾建锋说。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揪出看不见的“偷渡客” 2021-01-06 浙江日报2021-01-0600007;21919671 2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