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自然资源

“穷山沟”活用“地质+”,地质遗迹成为致富矿

“地质文化村”的幸福密码

  在磐安县方前镇的大山深处,有一个村庄被称为“悬崖村”,隐没于空中,与云雾为邻,与世无争。

  “悬崖村”坐落于海拔700多米的平台上,三面为悬崖。与国内一般的农村相比,因亿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地壳运动,“悬崖村”拥有各类地质遗迹27处,以火山岩地貌景观为主,辅以流水侵蚀地貌景观、构造地貌景观等,组成了省内罕有、国内少见的“平台—峡谷—平板溪”复合地貌。

  然而,“桃花源”里并非只有诗意的栖居。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环境,这里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窝窝”。“我们出不去,外人进不来。很多年了,我每天就蹲在这里,看峡谷里云起云落,看太阳上山下山。这一成不变的风景看得人心慌,但实在想不到出路在哪里?”一位当地村民回忆道。

  “悬崖村”的翻身转机

  2014年,在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地质专家的指导下,嵊州市白雁坑村将地质遗迹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开启了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的建设之路。这一行动,让“悬崖村”有了翻身的转机。

  方前镇从“山、水、林、田、湖”自然禀赋出发,立足“地质+生态旅游”定位,建设开放式科普长廊、地质文化陈列室、地学广场等,推出种类丰富的富锗农产品、方前小吃等,展示历史悠久、独特有趣的隐文化、中药材文化、戏曲文化等,全力打造地质研学样板村、地质文化助推低收入农户全面奔小康示范村、地质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标杆村。

  在地质文化村建设项目的推动下,各种人力、物力、财力陆续向这个小山村汇聚。方前镇拓宽了“悬崖村”的通村公路,提升了该村及附近区域的电力、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新建了停车场、露营基地、房车营地、观景平台、游步道等。

  深山有“奇阵”,伸手能“捉”云;民宿在“云”中,游客通幽来……一开始,村中只有一家农家乐,农家烧了三天菜接待游客,收入有近3万元。自打“悬崖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后,每到周末就有200~300名游客陆续进村游览,越来越多的村民把自己家的庭院拿出来,腾出房间,开起民宿,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今年‘五一’假期,我们村每家民宿都生意不错,经营收入3万余元,低收入农户已实现了100%增收。现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我们不仅要守护好珍贵的地质遗迹,还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带动生态、经济、文化旅游等地质景观的多重价值。”“悬崖村”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村里人日常饮用的泉水,是偏硅酸矿泉水。村中火山岩风化形成的富锗土壤出品悬崖梯田富锗大米,原本村民卖稻米只有两元多一斤的收益;现在放在家门口,就能卖出8元/斤的好价钱。

  地质文化解锁幸福乡村

  随着地质文化村的创建,浙江许多偏远村庄解锁了幸福密码,穷山村转身变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富矿”。

  2018年,仙居县金村因地质资源、地理位置、乡土人情等独特“卖点”而被《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组选为地质文化村建设的示范村庄,该项目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组织实施。

  金村构建了以地质旅游景点、中小学生研学路线、地质专业科考路线和地质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地质文化体系。记者了解到,村里建设了“金村故事墙”,介绍金村的地质地貌格局和演化,讲述最早先民定居的历史,以及基于村民生活现状分析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

  金村原是一处地质灾害频发区,为了让村民住得稳、过得好,“我们和村里合作,采取了一系列趋利避害的措施,如垫高河漫滩防止山洪,建造石墙治理东侧山体滑坡隐患,就地取石建房铺路,利用滑坡体堆积物开垦梯田等。”仙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金村人守着好山好水好生态,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日子。“这一年到头,我们除了忙农家乐,还种植桃子、杨梅、桑葚等富硒水果……”金村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还开展了异地搬迁、庭院整治、太阳能发电等工程项目,帮助低收入村民增收。”

  “地质文化村的创建,把地质文化和乡村文化‘串起来、用起来’,促进了地质+旅游、文创、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精准帮扶、传统村落保护等政策的有机结合,改善了村容村貌,实现了农民增收。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挖深做实地质文化村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新通道,打造乡村综合治理的新样板。”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日报 自然资源 00011 “地质文化村”的幸福密码 2020-12-31 21884006 2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