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特色小镇

南湖基金小镇:金融高地 凤凰来栖

  南湖基金小镇:金融高地 凤凰来栖

  陈潇奕

  小镇名片

  南湖基金小镇位于嘉兴市中心城区东南区域,地处沪、杭、苏、甬中间节点,规划总面积2.04平方公里。2010年12月,南湖区获批成为首批七个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试点单位之一。2015年6月,南湖基金小镇入选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小镇荣誉

  南湖基金小镇获评2017年“中国最具实力基金小镇TOP5”,2019年跻身融资中国“十佳基金小镇”,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获得省特色小镇年度考核优秀,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上榜省特色小镇“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先后获市级“双创”示范基地、市级优秀服务业集聚区等荣誉。

  嘉兴南湖区崛起一座基金小镇,在仅有2.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星光闪耀,一跃成为浙江省资本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更在全国金融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奔走在特色小镇建设的潮头。

  据悉,截至今年10月,南湖基金小镇成功引育包括红杉资本、硅谷天堂、蓝驰创投、赛富投资等在内的基金超7000多家,基金认缴规模达1.72万亿元,实缴资金突破5000亿元,已投A股上市企业超过200家,目前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在投基金168个。

  集结强劲的社会资本力量,基金小镇以引领之姿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金融保障。十年砥砺奋进,入驻小镇的私募股权基金累计对外投资项目1798个,投资额超4200亿元,其中投资浙江省项目339个,投资额超454亿元。

  瞄准全产业链

  打造全国私募行业标杆

  基金小镇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本运作方式,可以直接打通资本和企业的连接,紧密对接实体经济,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自成立起,南湖基金小镇就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通过积极做好项目与资本的对接与落实,使企业与股权投资基金线上线下进行有效互动,从而引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如果说基金小镇1.0时代,是争取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规模化集聚,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发挥金融集聚效应;那迈入2.0时代,则关键在于质量上的比拼,构建起一条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形成私募产业的良好生态圈,提升综合吸引力、生命力。

  很显然,眼下的南湖基金小镇已经过了“原始积累”的初级阶段,开始向高级阶段水平发展。“我们打造运作‘投融圈小镇’,使南湖基金小镇成为全国首个将股权投资行业‘募、投、管、退’全产业链均实现服务落地的基金小镇,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投前与投后相结合。”南湖基金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投融圈平台共有各类投融项目超2300个,对接机构超5600家,累计开展近百场投融资对接会。

  不仅如此,基金小镇依托长三角资源优势,科学编撰产业链图谱,编制完善“一图、一谱、一指引”,根据图谱深入谋划符合本地实际、切实可行的建链、强链、补链项目,更高维度地提升小镇产业价值链。其中,累计引进上海的私募股权基金超500家,认缴资本近3000亿元,实缴资本866亿元,进一步打响基金小镇在长三角区域的知名度。

  特色小镇,是面向未来、不断自我革新的。如今,一幅日臻完善的金融生态系统全景图正在基金小镇徐徐展开。在南湖基金小镇的“金融生态圈”内,不同的企业、机构能够相互促进各自的业务协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多方面支持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国内接二连三兴起‘基金小镇热’的时候,我们更要立足产业根本,以全系统、全产业链的思维去建设、完善小镇生态,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夯实‘特而强’的产业,让产业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锻造南湖基金小镇独有的辨识度、领先性和前瞻性。”南湖基金小镇相关负责人说。

  服务金融创新

  引领营商环境再升级

  特色小镇的本质在于创新和赋能。近几年,南湖基金小镇不仅在国内第一个打造“基金小镇”模式,开辟了一个支撑产业发展的特殊创新空间,同时还延续“首创精神”,在金融创新、招商服务、风险防控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譬如第一个进行有条件备案、第一个推出合作企业版智慧登记平台、第一个打造线上监管服务平台、第一个成立“投融圈”平台……诸多的“第一个”,破题解决了特色小镇在发展中的共性难题,更好地垒砌出一个营商环境全面友好的金融高地,吸引全国各地金融资本、人才贤士纷至沓来、落地生根。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领下,2017年4月,基金小镇推出全国首个合伙企业版智慧登记平台,让全国各地的合伙人都能体验到“申报零纸张、电签零介质、审批零见面、领照零上门、办理零费用”的便捷审批模式,真正实现“一次都不用跑”。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南湖基金小镇再次凭借首创精神,通过全面开启“云服务”,跑出了复工复产的加速度,续写其体制“新而活”的又一新实践。疫情之下,基金小镇的招商团队为基金公司提供“线上+线下”的注册需求,带给基金公司“足不出户”的服务体验,基金管理人不出门即可享受基金注册、基金变更、基金迁移、基金备案咨询、基金税务咨询等服务。

  据了解,一家年前已经确认投资标的的上海投资机构,原本计划年后进行投资。疫情导致其基金产品的注册被一拖再拖,投资难以推进,眼看与项目方约定的投资时间就要到了,企业十分焦急。2月3日,这家投资机构来到基金小镇求助,与小镇服务专员确认申报材料清单与审批流程,在小镇复工复产后第一时间递交审核材料。小镇也及时与南湖区行政审批局协调,对该企业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政策,帮助企业及时拿到营业执照。

  “高效、便捷、专业”的入驻体验获得了众多基金公司的青睐。据统计,仅复工复产一个月内,基金小镇便累计收到132家基金的注册及变更申请,经过相关审核程序后,帮助80余家基金完成相关业务的办理,在“零接触”前提下,通过“云服务”实现基金生态链有序运作。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值得一提的是,南湖基金小镇还和国内专业院校进行合作,为股权投资基金和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人才培训,为私募基金储备专业人才。

  聚力产城融合

  构筑安居乐业新热土

  走进南湖基金小镇,整个小镇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木之间,一湖碧波清涟,周边镶嵌着颇具特色的建筑群;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幕墙,尽显高端典雅;青翠欲滴的园林绿化,一派生机盎然。

  小镇结合地块天然的自然优势,在办公区、生活区以及商业配套等功能区周边布局大面积的绿化、水景景观,俯仰之间营造出自然全方位大包围的氛围,开窗即见绿、推门即是景,使人有如置身在大自然之中,惬意自如,巧妙地消解掉、柔和了金融圈分秒必争的焦虑感。“快”与“慢”在南湖基金小镇相融相生,在这个富有江南水乡文化的特色小镇激荡出悠扬婉转的时代节拍。

  正如基金小镇相关负责人所言:“更好地生活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南湖基金小镇一直致力于打造亲近自然、依水而建、绿荫环绕的现代先进办公区域,这是基于对‘人’个性化需求的深度理解和真诚回应。”

  的确,与北京、上海、深圳现有的“水泥森林”相比,南湖基金小镇拥有无可比拟的办公环境和完善功能,让人们有了更多依恋这里、选择这里的理由。

  据基金小镇设计师介绍,南湖基金小镇借鉴美国硅谷“沙丘路基金小镇”模式,引入“森林办公”理念,利用优良的水道资源,尽可能做到办公楼依水而建,围绕中央湖心景观片区,规划岛域办公、水岸办公和森林办公三类高端办公模式,让人可以在自然之中得到治愈、得到力量。小镇项目规划还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评为2014年度全国人居经典规划金奖,一期启动区亲水花园式办公楼项目被评为浙江省第十七批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

  目前,基金小镇一期20幢亲水花园式办公楼已完成建设,利用绿化景观自然遮挡,充分保证建筑的私密性,设计以“低调的质感”为主题,实现在湖边办公、在花园里办公的理念,成为新时代工作办公时尚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标杆与典范。

  秉承“办公在小镇,交流在小镇,居住在小镇”三大理念,南湖基金小镇通过不断补齐、完善小镇及周边区域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教育、医疗等各类配套设施,更高品质地打造极具特色的都市空间、构建富有层次的配套体系、营造优雅便捷的工作环境,构筑起一个集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形成金融氛围浓厚、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示范型小镇。据悉,基金小镇已于2018年1月成功创建为国家AAA景区。

  未来,基金小镇将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及“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加快实体建设进展,融入国际化元素,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努力成为创新创业的空间,成为新产业、新动能的引擎,打造金融交流新高地。

  (本版图片由嘉兴市南湖新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浙江日报 特色小镇 00023 南湖基金小镇:金融高地 凤凰来栖 2020-12-21 浙江日报2020-12-2100005;浙江日报2020-12-2100008;浙江日报2020-12-2100009;浙江日报2020-12-2100019 2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