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交通品质不断提升 综合路网逐步增强

南浔:大道如虹通四方 铿锵前行天地新

  交通品质不断提升 综合路网逐步增强

  南浔:大道如虹通四方 铿锵前行天地新

  吴丽燕 汤志亚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民生得改善,交通来开路。

  11月30日,好消息传出:沪苏湖高铁南浔站交通枢纽工程全面开工,当地人期盼已久的“在家门口坐上高铁走四方”梦想越来越近。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南浔、吴江两地正式签订苏台高速公路桃源互通连接线浙江段与江苏段省级衔接坐标协议,项目推进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

  一条条道路开建,一项项交通配套完善,是南浔区奋力推进交通建设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该区聚焦“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行业治理”现代交通六大体系的建设发展,实施项目776个,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146亿元,着力构建起高铁、轻轨、高速、国省道、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六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网络,形成了支撑南浔经济社会发展的立体式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对外联通 对内疏通

徐徐展开交通建设蓝图

  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的南浔,有着绝佳地理位置。境内的G50沪渝、S12申嘉湖、S13练杭3条高速,让当地人一个小时左右就可到达上海虹桥和杭州,半个小时就可到苏州。今年1月1日,串联起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练杭高速公路的“三高”连接线通车,打通了区域内南北向通道,让各乡镇百姓半小时就可上高速。

  高速通达,却一直苦恼没有铁路。6月5日,沪苏湖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南浔的蓝图也在这里徐徐铺开。东接上海枢纽,中与规划建设的通苏嘉铁路衔接,西接既有的宁杭高铁、商合杭铁路以及正在建设的湖杭铁路。作为该区第一条高铁线路,沪苏湖铁路的意义绝不仅只是缩短南浔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更将与京沪、京广、宁杭、沪杭等多条快速铁路紧密相连,大大增强区域铁路运输能力。

  连日来,南浔镇辑里村村民徐海荣每次路过高铁建设场地,总要停下脚步张望几眼。“以前出远门都是到湖州或者杭州转车,以后家门口就能坐上高铁。”徐海荣说,高铁开通后,他要带着家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和徐海荣期待不同的是,千金镇永根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永根盼望着湖杭高速建成。这条高速公路途经南浔区旧馆、双林、和孚、菱湖、千金,项目设计为双向六车道,时速120公里,在千金镇下设千金互通。“以后,我们可以直接在家门口上高速,运输成本降了不少。”沈永根期待说。

  对外联通、对内疏通。当前,湖浔大道、“三高”连接线、南浔大桥已建成;湖山大道(南浔段)即将完工;平湖至安吉公路南浔区练市至和孚段(S302)、三新线(湖浔大道至环城南路段)、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区南浔至练市段(S213)等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加紧建设中。

  在“十四五”新一轮的大考中,南浔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编织起一张全面发展的交通枢纽网。加快沪苏湖铁路、中心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及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苏台高速、湖杭高速,积极推进建设南浔至吴江省际通道、练市至乌镇城际快速通道,构建接轨沪苏嘉杭“1小时交通圈”……

  “我们还将加强南浔中心城区与各乡镇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发挥中心集聚和辐射效应。”南浔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S214(织菱公路)、S213南延、S213北延、三新线(善琏段)等干线公路,全力助推南浔全域发展,打造“半小时交通圈”。

既要颜值 更要安全

创新打造无隐患美丽交通品牌

  这个时节,驱车在南浔镇浔乌线一路前行,宽敞平坦的公路两边,乔灌绿植错落有致,星星点点的彩叶点缀在一片绿意之中,远远望去宛如一幅乡间油画。

  这是南浔区打造“四好农村路”的一个缩影。早在3年前,该区就开始实施农村公路等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改造提升500公里,彻底解决路面狭窄、路况较差、环境不优等问题。在这一系列大动作下,南浔成功获评第三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区)。

  交通出行,不仅环境要美丽,更要安全。

  去年开始,南浔在全省率先开展基本无隐患美丽公路创建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资7000万元,实施里程700公里,完成基本无隐患美丽公路创建。当前,南浔正以无隐患美丽公路创建为示范,制定交通领域无隐患创建相关标准,出台《南浔区无隐患规划设计方案》《南浔区无隐患工地实施方案》,从规划设计、建设到管养,形成无隐患系列闭环,打造南浔区无隐患交通品牌,助力南浔无隐患区建设。

  一头连着南浔古镇,一头接着湖州主城区,东西向的湖浔大道给两地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安全隐患也较为突出,双林镇路段就是其中之一。为此,交通、公安、属地等多方联合研究部署,将几处岔道口合并成一处,并修建通往唯一岔道口的公路。得益于无隐患美丽公路建设,该区交通事故率不断下降。据交警部门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区事故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22%、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5.80%。

  无隐患建设,智慧平台来助力。在南浔区交通指挥中心,无论是路口、桥梁,还是公交站台,都逃不过总投资1200多万元的智慧交通综合指挥平台的“法眼”。目前,这个监控系统覆盖着该区7条主干公路的120余座桥梁等重要节点,实时呈现南浔辖区内交通路网运行状况。

  “基本无隐患美丽公路创建是‘四好农村路’的升级版,其意义不仅是解决道路安全问题,还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南浔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按照示范县标准,从建管养运四方面制定八大目标,实现全域农村公路“实、安、绿、美”。

美丽大道 立体网络

持续铺就高质量发展致富路

  交通建设,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

  每年进入夏季,石淙镇花海龙虾节如约而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纷至沓来。“村里能有这样的景象,新翻修的墙莫线要记头功。”这条民赞不绝口的墙莫线是石淙镇石淙村入村的主干道,经过改建后,不仅路面变宽,沿线樱花景观成了“网红”打卡地,也让集体经济、乡村旅游发展多了新出路。

  “原先3.5米的墙莫线,坑坑洼洼,如今路面都拓宽到了7米,甚至10米了。”石淙村党支部书记沈志平介绍,今年以来,该村已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激发了周边村民发展农产品加工、经营农家乐和民宿的创业激情。四通八达的农村道路网络,带来人气的同时,更为村里带来了发展动力。近年来,南浔区以“四好农村路”为抓手,打造“十线十景”景观线带建设工程,先后建成了南浔采菊东蓠、千金童荫小镇、百里樱花大道等乡村旅游景点,一幅“美丽公路”向“美丽经济”飞跃的致富之路已铺开。

  一条路,富了村民;一条路,带动了村庄发展;一条路,盘活了资源,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当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浔加快了“融沪接苏”的步伐,积极融入长三角,各种新产业新规划持续推出。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源于交通。

  沪苏湖高铁建成后,南浔将真正融入上海30分钟交通圈。“我们项目落户南浔,正是看中了它在长三角的中心位置。而高铁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科技人才的双城生活变成了可能。”来自上海的海顺新材复合材料及组合容器项目今年已开工建设,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近两年来,像海顺新材这样到南浔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今年前三季度,南浔区共招引亿元以上项目91个,同比增长30%。其中,近九成来自长三角地区,总投资达646.52亿元。

  眼下,路,还在不断延伸,打造的是“水晶晶南浔”的经济走廊,装点的是乡村振兴百姓的致富梦。回眸“十三五”,亮点纷呈,硕果累累;展望“十四五”,前景宏阔,任重道远。未来,南浔交通将聚焦短板,聚力赶超,以交通优势向发展高地华丽蝶变,推动南浔加速崛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南浔:大道如虹通四方 铿锵前行天地新 2020-12-21 浙江日报2020-12-2100006;浙江日报2020-12-2100007;浙江日报2020-12-2100010;浙江日报2020-12-2100014;浙江日报2020-12-2100012 2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