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构筑精神家园 文化润泽城乡

缙云:成风化人 润物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如杜甫《春夜喜雨》诗所描述的,文明新风的培育、文化内涵的提升是一场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需要长期的坚持、多方的滋养,才能达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

  近年来,缙云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特别是理论宣讲、志愿者服务、文化礼堂建设等多方面发力,让文明文化成为凝聚广大群众向上向善的最大动力。

蓬勃力量 激扬青春

  近日,在古韵十足,又兼具现代化气息的笕川书屋内,一场关于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理论宣讲正在进行。主讲的是“8090”的青年,他们热情洋溢的演讲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

  这是日前缙云开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进农村系列活动之一。这样的宣讲团一共有11个,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80后”“90后”优秀青年。

  “8090‘缙情说’是近年来推出的一个品牌活动,旨在激发年轻人的学习热情,及时把党的政策、方针、理论通过宣讲的方式传播到学校、工厂、农村等各个地方。”缙云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

  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思想引领,探索创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厚植他们的理论功底,这是“8090‘缙情说’”推出的目的之一。

  为此,缙云创新“三大机制”激扬青春活力:建立青年理论宣讲导师制,对青年宣讲员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指导;构建需求、供给、反馈循环机制,评选打造10大精品课程;建立理论宣讲擂台机制,组织微型党课比赛等互学互比活动。

  截至目前,共招募1182名青年宣讲员,组建了“8090‘缙情说’”名师团,“缙美人”“有缙道”“缙浪强音”“红色学府”“石城贤说”等11支“先锋宣讲团”和95支基层团,覆盖全县7大系统18个乡镇(街道)和253个行政村。今年以来,共开展宣讲2375场次,受众超过16万人。

  缙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近年来,缙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

  今年成功举办了丽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河阳论坛,邀请了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37所高校的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基层干部、企业家、乡建实践者、教育界人士近200人齐聚缙云,共飨学术盛宴,有力促进“河阳论坛”成为讲好乡村故事与中国道路的重要窗口。

  围绕缙云高质量绿色发展,紧扣社会热点和基层群众需求,致力于提高群众的人文素养,推动“缙云独峰大讲堂”进乡村学校、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场所,惠及不同群体基层群众,让社科普及“乡乡全覆盖”;积极探索“互联网+社科普及”,通过直观生动的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听讲座,真正实现“人人能听讲”。

  自2018年开办以来,“缙云独峰大讲堂”已经举办了35期,累计线下听众达2万人次,线上听众超100万人次,更获评“浙江省社科普及创新示范推介项目”。

多点开花 智慧点单

  “吃饭喽!”每到饭点,缙云县七里乡“残疾人之家”文明实践站里就变得很有氛围。平时他们在这里可以做手工、运动、种菜,还有专门的志愿者上门,教他们进行科学康复。

  乡里的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则是当地的“儿童之家”。在这里,陪伴阅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剪纸做手工等,都有来自全县各条战线的志愿者陪伴带领,暑假的时候还有省内高校来的大学生,活动不仅丰富,质量还很高。

  70多岁的管理员李玉珠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这里。她说,以前总感觉活动很单调,现在有了县里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淘宝式”线上点单服务平台,手机上点一点,就有各类志愿者来搞活动,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这里。

  “这两个‘家’都是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尤其关注弱势群体,所以在给他们提供活动平台和优质服务方面,动了很多脑筋。”七里乡负责人介绍。

  在缙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建设走“区域化”的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基础上,打造“点位密集、服务速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服务遍布城乡,“15分钟服务圈”建设卓有成效。

  各乡镇(街道)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着力打造不同的活动载体,壶镇镇湖川村实践站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倾情服务老年人群体;仙都街道建设了一大批民宿文明实践站,开设“一起悦读”乡村书吧驿站,让书香弥漫乡野;舒洪镇舒洪小学实践点的婺剧活动点演出精彩纷呈……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坚持为民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入手,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缙云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我真的很高兴,也很激动,谢谢你们!”当东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帮助该镇残疾人陈洪武圆了他的微心愿——搭建4个给鸡躲雨的棚时,陈洪武连连致谢。

  “你点单我服务”,今年4月,缙云县正式上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淘宝式”线上点单服务平台,群众只要轻点手机,就能“网淘”志愿服务。

  据悉,缙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淘宝式”线上点单服务平台有超过3000个志愿服务项目,汇聚全县各条战线的志愿服务资源。现在,缙云的志愿者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缙美人”。

  如今,缙云力邦志愿者联合会、蓝天救援队、爱心联合会、县人民医院志愿服务队、爱在蒲公英志愿者联合会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团队汇聚到这个智慧平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舞台上熠熠生辉。

多彩舞台 惠民乐民

  每年一到春节,五云街道官店村的文化礼堂内就特别热闹。乡村春晚是必备的一台戏。吹拉弹唱、生旦净末丑,婺剧演出方兴未艾。

  在官店,人人“上台能唱戏,下田能种地”。就连3岁小孩也可以进村里专门组建的少儿婺剧团学习表演。该剧团婺剧曾参加第四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获得表演一等奖。春节时村里的戏曲村晚还通过网络向“一带一路”沿线21个国家直播。

  在缙云,婺剧深受群众喜爱,婺剧文化根深叶茂。各村的文化礼堂则成了村民们平时演戏、排戏的场所,以及展示婺剧文化的平台。笕川、丹址的文化礼堂内专门开辟了一个房间,用以陈列婺剧演出的各种行头和乐器,这些是村里的婺剧团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婺剧文化,从2014年起,缙云县连续6年每年在文化礼堂组织4期“婺剧四季行”培训班,累计培训5000余人,成为婺剧爱好者学习展示的舞台。

  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缙云县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个文化礼堂都能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特色,记录时代风貌,凸显“一村一品,一堂一色”。除了婺剧文化礼堂之外,缙云县创新建设笕川村书香文化礼堂、河阳村金融文化礼堂、三都村灯戏文化礼堂、三溪乡红色文化礼堂等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将清廉文化、非遗民俗融入到文化礼堂建设中,推动全县文化礼堂提质增效,有效带动农村乡风、政风、民风大幅提升。

  文化惠民,给村民带来的不仅是艺术享受,更是为村民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许多文化礼堂还借力当下文旅融合的浪潮,举办各类“演唱会”“歌友会”“音乐节”,形成乡村艺术热潮,不出家门口就可以“追星”,如舒洪每年举办“啤酒音乐节”“仁岸村杨梅节”,仙都街道依托仙都风景区举办文化踩街等,游客纷至沓来。

  在欢声笑语中,文化礼堂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一份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文化自信,同时带动了餐饮、民宿、观光休闲等乡村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致富的新路子。

  自2013年全省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以来,全县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88家,获评浙江省首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示范县”,2个乡镇获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全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县财政直接投入超2000万元,惠及全县群众40余万人。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明如风,吹拂心田。乘着新时代的东风,缙云人的精神世界必将扬帆起航,再出发!

  (本版图片由缙云县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缙云:成风化人 润物无声 2020-12-17 浙江日报2020-12-1700007;浙江日报2020-12-1700014;浙江日报2020-12-1700017;浙江日报2020-12-1700012;浙江日报2020-12-1700022 2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