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意见处理不过夜
宁波洪塘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
段琼蕾 周 旦 邵家艳
“小区改造以后,楼道亮了,绿化美了,我们闲来无事就坐在楼下新建的石凳上聊天,特别好。”一提起老旧小区改造,宁波江北区洪塘街道逸嘉新园北区的居民翁师傅和老伴赞不绝口。好评的背后离不开该街道今年探索出的老旧小区改造新模式:居民意见处理不过夜。
为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存在的群众意见难统一、施工影响居民生活等问题,洪塘街道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过程中聘请居民代表作为改造工程监督员,全程参与施工方案讨论,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设立“改造联络工作微信群”,涉及的街道、社区、施工方、监理方、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各方都在群里,一发现问题立即沟通,合力解决,做到居民意见处理不过夜。
2009年交付的逸嘉新园北区是今年洪塘街道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的一个,小区有23栋楼,居民975户,于今年7月中旬正式启动改造,目前,该小区改造工程已竣工验收。
提起作为改造工程监督员的那段时间,逸嘉新园小区业委会副主任竺谊舫介绍说,每天早上他都会打开微信群,查看施工方上传的“施工进度日报”,通过日报,业委会成员与居民能够在施工开始前沟通交流,及时改进设计中的不足,实现居民意见处理不过夜。此外,在道路施工和楼道粉刷时,能提早告知居民注意出行安全,同时方便监督施工方科学安排工期。
“改造,还是要多听百姓的声音。”洪塘街道城建办负责人一语中的,在改造过程中,居民向业委会和社区提出了不少改造建议,这些意见都被一一写进了改造方案,并在施工中不断进行优化。比如居民希望小区内设一个健身点,沿河原本堆放垃圾的三角地已变身成了健身区,配置了9个健身器材。还有居民希望一年四季能看花,如今小区内的植物搭配合理,樱花和金桂是居民“点击量”最高的植物,以后在小区内可以“四季观花”。
老旧小区怎么改造,居民有了话语权、意见处理不过夜后,也提高了居民参与小区改造的积极性。原先要拆了小区内变旧的水泥路桩,居民觉得重新粉刷一下就行,于是省下了60万元;原本计划安装更多的小区监控,居民认为只需在小区盲点上进行安装,于是又省下一笔钱;升级楼道门禁系统、完善路口监控原本要花100多万元,居民们头脑风暴,想出置换小区电子屏5年广告收入的办法,不但省下40余万元,还解决了未来5年的维保问题。
今年,除了逸嘉新园北区外,洪塘街道还在同步推进汇嘉新园南区、北城春色的老旧小区改造,在施工现场同样成立了监督小组,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及时回应居民的改造诉求,整改不完善的改造项目,目前这两个小区改造也都已顺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