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今日温州

文章导航

基层治理中的检察力量

  基层治理中的检察力量

  检察机关通过司法办案,发现违法犯罪隐患、管理监督漏洞等问题,采用检察建议、公开听证、法治教育等方式,消除隐患、化解矛盾、防控风险,既是履行法律监督的应有之义,也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本版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基层治理中的温州检察担当。   编者

  “红心”引领业务“匠心”

  王凤虹

  今年以来,鹿城区检察院不断提升法律监督工作水平和检察队伍综合素能,仅上半年便获得省级荣誉8项,市级荣誉21项。

  成绩背后,离不开该院积极贯彻落实司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年活动部署要求,以争当“最强党支部、最红排头兵”为抓手,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红心”引领业务“匠心”目标。

  就在不久前,省人民检察院、省工商联携手建设的新时代“两个健康”法治研究中心落户鹿城区人民检察院法治教育基地。研究中心将聚焦“两个健康”领域的生动实践,在亲清政商关系、清廉民企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一方面,通过研究中心的实践运用,加强企业、企业家、企业员工和相关部门的法治教育,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中心的建设,为鹿城区乃至温州市民营企业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提供平台,从供给侧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法治产品和检察产品,为满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需求提供载体和平台,从而推动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取得更大成果。

  公开听证为民解疑难

  龙 轩

  近日,龙湾区人民检察院召开的一场听证会,成功化解了居民姜某多年来的心结。

  2012年,姜某将房屋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工厂使用,出于好意,他以自己的名义为其办理营业执照。后来,工厂因污染受到处罚,租客推脱自己没钱缴纳,姜某误认为只要停止生产罚款便会免除,便自己签收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而后,龙湾区人民法院将执行裁定书通过留置送达,但姜某因搬离旧址始终不知情。直到2016年去银行贷款,他才发现自己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罚款加滞纳金也累计到了4万元。

  姜某向龙湾区人民检察院提出监督申请,要求撤销生态环境局对他所作的行政处罚。收到申请后,龙湾区人民检察院通过走访姜某原住处、询问相关邻居证人,证实姜某确实没有参与实际生产经营。然而姜某作为成年人,理应对自己签署的法律文书承担责任,且此时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已过了法律上的救济时效。

  为了给姜某和行政机关创造沟通条件,前不久,龙湾区人民检察院邀请姜某、龙湾区生态环境局、人大代表参会。通过释法说理和真诚沟通,姜某同意缴纳罚款,而考虑到姜某家境困难,检察官建议为他提供司法救助金,这一决定也得到代表的一致认同。

  公益建议解民生难题

  张益根

  “原来这些健身器材旧的旧,破的破,如果小孩子来玩也容易出事故。现在把破旧不能用的拆除了,有人管了,就好多了,看着也舒服了。”近日,看着整治后的室外公共健身场所,来自洞头区北岙街道的张大爷有感而发。

  今年4月,洞头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室外健身器材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部分器材生锈破损严重。对此,该院随即展开专项监督调查,对全区各个公共健身场所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取证。经查,这一现象确实较为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器材已超过安全使用年限且丧失原有功能,存在安全隐患。

  9月22日,该院协调洞头区文广旅体局,邀请各街道乡镇负责人召开公益诉讼公开听证,厘清各级职能,共同促进该区公共健身器材管理维护。当天,该院还向负有监管职责的洞头区文广旅体局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建议该局对损坏严重并存在安全隐患的公共健身器材予以拆除、更换,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使用;同时加强对公共健身器材的资产登记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完整。

  收到检察建议后,洞头区文广旅体局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并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市民监督,同时启动拆除、报废程序,对损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健身器材进行拆除。截至目前,当地已完成对北岙街道、东屏街道等处近百件老旧器材的切割。同时,该局还专门制定出台《洞头区全民健身器材管理与维护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健身器材管理维护和资产登记。

  为保农田划出“硬杠杠”

  王与力

  “现在这些农田看起来整洁多了,检察官好样的。”近日,热心市民徐女士再次致电龙港市检察院,为检察官的工作点赞。

  今年7月,徐女士向龙港市检察院反映,其所在片区一处基本农田长期被倾倒大量建筑垃圾。收到线索后,该院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确认情况属实。“这样的情况可能并不是个案。”带着自己的初步判断,检察官随即对龙港全市范围内17处2.38万平方米的基本农田保护、使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了一批相关问题。

  保护好基本农田也是保护粮食安全。该院应时而动,组织开展“美丽田园”专项法律监督,先后依法向龙港市资规局、执法局、农业农村局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履行职责,建立长效机制,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截至11月中旬,相关部门共出动人员466人次,对龙港全市9个片区基本农田面积进行全面测算,清除田间陈年垃圾、简易棚等1230吨,拆除违建235处。

  “下一步,我们将跟进复耕复垦工作,让农田真正恢复原状。”龙港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李其群在片区跟进专项监督活动时说道。

  晓之以理追回血汗钱

  王凤虹

  “我被骗的30万元都是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家庭经济因此陷入困境,希望检察官能帮忙想想办法,减少损失!”不久前,在一起网络投资电信诈骗案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受害人刘某来到鹿城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向办案检察官求助。

  要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退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才能在尽量满足受害人诉求的同时,又使得案件处理顺利进行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成了关键。

  为此,办案检察官在审查起诉阶段,向本案的犯罪嫌疑人详细说明了该项制度,并告知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为帮生活困顿的受害人尽量追回赃款,办案检察官通过释法说理,耐心地向犯罪嫌疑人解释退赃将成为衡量其认罚态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以劝说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经过办案检察官的耐心普法与思想工作,4名犯罪嫌疑人均表示愿意退还赃款。办案检察官又多次通过律师做被告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告知认罪认罚制度的重要性。

  最终,4名犯罪嫌疑人均予以退赃。目前,该案件已经法院审理判决,全部采纳检察机关的从轻量刑建议并已生效。办案检察官也及时联系受害人,陆续向其发放被诈骗钱款。

  织密公交安全防护网

  林非凡

  眼下,在瑞安乘坐公交车,车内的安全警示语等成了标配,呵护着每位乘客的乘车安全。而少有人知道的是,这背后与瑞安市人民检察院的一份检察建议紧密相关。

  瑞安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相关案件过程中认为,案件背后是公共交通运营安全隐患。通过实地走访瑞安市交通运输局、公交企业等相关单位后,瑞安市人民检察院向瑞安市交通运输局制发检察建议,提出8条针对性整改建议,包括全面安装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在公交车及公交站场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宣传、组织人员旁听案件庭审、进行安全驾驶和法律专题培训、建立驾驶员心理疏导室等。

  瑞安市人民检察院分别于2019年7月、9月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7月检查时发现只落实部分,要求于8月底整改到位;9月回头看时,所有检察建议均已整改落实到位。

  瑞安全市投入200余万元资金在402辆公交车上安装防护隔离栏、在所有公交车及车站设立安全警示标语、组织公交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驾驶员旁听2起相关案件庭审、组织2次专题教育培训、建立心理疏导室。

  自瑞安市人民检察院发送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将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后,瑞安公交车营运秩序大为改善,有力保障了公交运营安全。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17 基层治理中的检察力量 2020-12-02 浙江日报2020-12-0200012;浙江日报2020-12-0200013;浙江日报2020-12-0200014;浙江日报2020-12-0200016;浙江日报2020-12-0200015;浙江日报2020-12-0200017;浙江日报2020-12-0200018;浙江日报2020-12-0200020;浙江日报2020-12-0200019;浙江日报2020-12-0200021;浙江日报2020-12-0200022;浙江日报2020-12-0200024;浙江日报2020-12-0200023;浙江日报2020-12-0200025 2 2020年12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