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破“递”为笑背后的信心

  今年双11第一波暂告一段落。不过,各位看客且慢过早收起钱包,后面还有一波大“行情”。因为,今年的双11玩法变了,改成了分阶段进行。

  玩法改了,不少新概念也扑面而来。比如:“尾款人”,意指先下订单后付款的消费者;再比如:破“递”为笑,意指今年双11的快递真的成了快递,很多人正在“光速”收快递,所以破“递”为笑……这些新概念,也折射出今年双11的新“含金量”。

  一是新在效率。今年的快递配送速度明显快了。“凌晨付尾款,醒来拿快递”“这是我邻居给我发的货吧?”听着像段子,却是现实。为啥这么快?背后的支撑是我国物流行业智能分拣机器、大数据AI调度等科技广泛应用。同时,配送模式也有创新。今年部分物流公司联合商家推出“预售极速达”服务,铁路部门也首次试点复兴号动车组整列装运快件。这些彰显疫情倒逼下我国物流体系效率在提升、智能化在提速、不同运输体系默契度在提高。不要小看这一点,这是电商经济的基石。这块基石越厚实,中国电商经济后劲越足,民众对经济的信心越强。

  二是新在动能。苏宁易购公布的首日战绩中,与健康有关的产品表现非常亮眼,刀具、砧板、消毒机、功能沙发、微蒸烤一体机等商品销售量都增长5倍以上;“一人式生活家电”销售同比增长149%;高颜值生活家电销量环比增长819%。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一股新动能:人们更关注家居生活以及家人健康,以90后为主体的单身青年成了消费新势力。而他们的需求,显然有着新特性。读懂这些,无疑能更好把握撬动内需的窍门,意义重大。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破“递”为笑背后的信心 2020-11-04 21620519 2 2020年1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