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工作,走“近”也要走“进”
蒋妥
【编者按】 群众工作能力,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提高的七种能力之一,也对其他几种能力提升有重要帮助。本报今起推出“群众工作怎么做”系列评论,邀请党员干部畅谈做群众工作的经历和感悟,希望对提升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有所助益。
做群众工作,走“近”也要走“进”
蒋 妥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我的个人感受是,很多时候,不去村子里走一走,不去群众家里坐一坐,往往会对基层实际情况产生失真的判断,也难以做好工作。
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到乡镇,恰好遇上村级组织换届这个大任务。所在乡镇有不少村都有自己的村情、选情和困难。比如,有的行政村地广人稀,在地图上看几个自然村似乎很近,实际上虽只隔一个山头却路途遥远,为数不多的村民之间甚至不大熟悉。如何切实了解各类问题并予以解决,坐在办公室里是没有法子的。记得在一个宗族矛盾比较突出的村子,剑拔弩张的局面严重影响换届工作。在一名老乡镇干部的带领下,我们逐家逐户谈心谈话,发现最初的问题仅仅是因为几个月前修水渠时没有好好商量,互相觉得对方不够尊重自己,然后夹杂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这才导致矛盾激化。后来,驻村干部出面把事情说开了,双方也就放下了成见,该村换届选举顺利平稳进行。
再后来,我开始从事人才工作。在原有的思维定势中,觉得人才是一个高大上的名词,遇到人才把他们往城市、往企业引就对了。但在一次乡镇调研中发现,广大村民对农业农技类人才特别渴望。他们普遍期望,即使农技专家不能常驻,一年来几趟待几个月指点一下也是好的,这不仅在当时为我们更好推进农村人才工作打开了思路,也推动我们围绕柔性引才开展了进一步探索。
我还记得在从事理论文章写作时,走村入户调研中曾遇到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他说老是看到报纸上写着“四个全面”等名词,但是具体内容是啥不是特别清楚。这也让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很多中老年人特别关心国家大事,但是他们并不擅长用一些搜索工具,对党建名词虽然知道但理解不深。这给我们撰写党建理论文章点出了一个方向,就是参考一些科普读物的写法,将一些党建类名词通过浅显的文字明白晓畅地进行宣传。
工作时间虽不满十年,但在不同工作岗位历练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只有走近群众,才能真正理解群众,才能用群众语言说群众的话,做好群众的工作。
当然,走近群众不能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而是要切实深入,走“近”更要走“进”。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尊重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在行动上全身心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把握民心,千方百计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一名既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难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干部。
社会日新月异,但始终不变的是,做好群众工作要走“近”一些,再走“进”一些。
【作者为温州市委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