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人物

海岛博物馆馆长童佈端:

多重角色
一个初心

  我是个小人物,做了不大不小的事,在各级政府引导下,弄了个小小的博物馆。我收藏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秀山岛的,很多人看上了我的藏品和作品,但我不想卖,我想把它们留给后人。

  我现在年纪大了,但还是喜欢忙忙碌碌。不管是木匠、馆长还是老师,只要身体允许,我都会坚持做下去。

  在岱山县秀山岛,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十一”期间,吸引了不少游人,它便是兰秀博物馆。

  这座土木结构的四合宅院,占地1000多平方米,有9个房间。正厅和厢房里摆放着形形色色的根雕和精美的老式家具。到了后院,又是另一番景象,上百盆盆景在阳光下恣意绽放,阵阵桂花香入鼻。

  兰秀博物馆的馆长叫童佈端,今年74岁,不仅是位手艺了得的根雕师傅,也是义务教学22年的民乐老师。

  “木痴”老人 专注每件藏品

  木质老家具和根雕作品是兰秀博物馆的主要藏品,这缘于童佈端对木头的痴迷。从16岁开始做木匠,他便与木头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里的藏品,基本都是我个人收藏、制作的。”童佈端对这些藏品爱如珍宝。馆内一张清中期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凉床,曾有人想出25万元买走,他却一点儿也不动心。“这些藏品,是属于兰秀博物馆的,也是属于来这里的人们的。”

  童佈端喜欢盆景,兰秀博物馆的几百盆盆栽都是他自己种植和打理的。盆景养久枯死后,他舍不得扔掉,就开始学刻根雕,至今已经创作了近百件根雕作品。

  在童佈端看来,根雕作品的好坏,取决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作者的意趣。可以说,每一件根雕作品都寄托着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

  馆内的鹿型根雕是童佈端的第一件根雕作品。他告诉大家,因路和鹿谐音,这件作品取名为“路在何方”,呼吁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除此以外,馆内还有不少根雕作品——风尘仆仆的大鸟根雕,取名“回望征程万里遥”,寓意“九万里风鹏正举”;栩栩如生的母鸡根雕,取名“盼”,期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乡土馆长 弘扬兰秀文化

  漫步馆内,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有生趣。很难想象,15年前,这里还是一座被人遗忘的破落老宅,是童佈端把它经营成了今天的模样。

  秀山岛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以“兰秀文化之乡”享誉周边。古秀山岛曾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无论是唐朝著名文人罗隐题书字岩,还是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千古绝句“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等,都给秀山岛增添了光彩。

  在童佈端的心里,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将一生搜集、制作的大量带有兰秀文化印记的藏品集中在一起,建立一个收藏馆,弘扬秀山的历史文化。

  13年前,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童佈端在这座破落老宅建起了博物馆,免费向游人开放。

  每次有游客前来,童佈端总是兴致勃勃地陪同参观,义务讲解,不厌其烦。“博物馆是兰秀文化的缩影,把兰秀文化推广出去,是我的责任!”

  义务教员 播撒音乐种子

  心灵手巧的童佈端,吹起笛子、拉起二胡来,也是一把能手。凭着自己的木匠本领,他还自制了多把二胡、小提琴、大提琴。

  1998年,为丰富岛上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他创立了“小蜜蜂艺术团”,每周六、周日早上8时至9时,教孩子们吹笛子、拉二胡。“小蜜蜂艺术团”现有35人,团员都是小学生,三分之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这些孩子常常能带来惊喜。”童佈端说,在首届中国海洋文化节闭幕文艺演出中,由他创作、小蜜蜂团队演奏的马灯调《千古兰秀真风流》,以独特的海岛风格迷倒了观众。

  令人感动的是,22年来,“小蜜蜂艺术团”坚持不收一分钱。童佈端曾教过一名学生,从小学二年级带到五年级。后来,孩子回了湖南老家,却一直没有放弃学习二胡。去年,这名学生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还特意到秀山来看他。“见到孩子的那一刻,眼泪就绷不住了。”童佈端动情地说。

  做根雕、办博物馆、教学生……在童佈端看来,人生就要有所热爱、有所坚守,这样才能过得丰富多彩。“就像这扇门一样,要常关常开,如果总锁着,就生锈了。”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3 多重角色
一个初心
2020-10-07 浙江日报2020-10-0700015;浙江日报2020-10-0700020 2 2020年10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