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人物

盘龙绣花,栩栩如生,婺剧戏服老艺人徐裕国:

一生只爱一件事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觉得事业、兴趣、梦想也是如此,爱了就要坚持下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守住婺剧戏服文化。

  个子中等,头发花白,弯弯的白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78岁的徐裕国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戏服”的传承人。这几个月,老人一直很忙。“我外孙女在深圳开办了一个刺绣班,我就到深圳给她帮帮忙,‘十一’期间我们推出了与喜庆、丰收相关的婺剧戏服衍生品。”一说起刺绣、戏服……老人就有说不完的话,“能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婺剧戏服,我感到很开心。”

  打从20岁起,徐裕国就与婺剧戏服结下了不解之缘。年轻时,他参与绘制婺剧戏服36图样,填补了这项技艺仅靠口耳相传,没有图文记载的空白。花甲之年,他又重归老本行。

  “不图钱,不为名,就为完成年轻时的梦。”如今的徐裕国,青丝已成白发,但在婺剧戏服文化领域,他仍旧是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我想让传统文化通过现代化的呈现方式变得更有趣,将老底子‘玩’出新花样。”

  初见倾心,绘出珍贵图样

  婺剧,俗称金华戏,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金华当地最主要的娱乐之一,婺剧曾红极一时。

  1962年,徐裕国进入金华戏具厂画舞台布景。没过多久,师傅便让他学画戏服样稿。

  “以前没有打草稿的说法,设计稿都印在老师傅的脑子里。一代又一代的戏服师傅通过口耳相传,做出了一件件华美的戏服。”徐裕国说。

  但没有记载,总归难以更好地传承。年轻的徐裕国总在琢磨这件事。1962年10月,浙江婺剧团到北京参加演出,受到了一致好评。回来后,大家兴奋地商量起该怎样发扬、壮大婺剧,“我们一致认为,将戏服和道具都画下来,进行系统整理并制作成样本进行保存,是重要的措施。”徐裕国回忆说,这项任务后来交到了他和师傅林文纲手上。

  “配色是婺剧服装的一大亮点,当时没有彩色照相机,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纯手工画制。”徐裕国说,金华当地有句土话:“红配绿,心肝肉”,婺剧戏服不用过渡色,最爱直接用对比强烈的大色块。“乡土气是婺剧戏服最突出的特点。”徐裕国解释说,婺剧长期在农村的草台演出,大块的撞色,看起来大气明快。“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更带劲儿。”

  要做到有冲突的美感不容易。“以前绣娘在做戏服时,配色都要由最有经验的老师傅来操作,如何做到撞色却不刺眼,靠的是经验。”而这样的配色,要画到画纸上,调色同样非常难。

  绘制图样的目的,就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丝毫马虎不得。“上班也画,下班也画,晚上点着煤油灯,眼睛都熬红了。”那时候,徐裕国和师傅时常画着画着就满头大汗,36张图两个人整整画了一年。

  重归本行,抢救戏服文化

  1968年,金华戏具厂转产,老艺人得到安置,年轻工人纷纷改行。徐裕国成了金华市无线电一厂的员工,但他内心仍没放下对艺术的追求。

  上世纪90年代,徐裕国夫妻俩退休后随儿女一起到深圳定居。在深圳,徐裕国从事书画教育,每月收入过万元。2005年,原金华戏具厂、浙江婺剧团筹划出版《中国婺剧史》,有关各方邀请徐裕国参与编写。他手上那套婺剧服饰36图样更被视为珍宝,曾有人几次出高价想购买,都被他拒绝了。

  “婺剧是金华的一部分,我要把它带回来。”怀揣着对婺剧戏服的满腔热爱,徐裕国和妻子一起回到了金华。这些年,除了《中国婺剧史》,徐裕国还编撰了《中国婺剧服饰图谱》。“这是我献给上一辈老手艺人的礼物,也希望年轻人通过这些书了解婺剧、喜欢婺剧。”

  徐裕国的妻子郑桂茶最早是金华戏具厂的绣娘,被金华市妇联授予“优秀女匠”的称号。夫妻俩也在琢磨,如何对婺剧戏服文化进行抢救性的修复。他们认为,光有文字和图片还不够,栩栩如生的绣品才最动人心。于是,你画,我绣,年过花甲的两人戴上老花镜回归老本行。

  “这是婺剧戏服中的蟒袍,单刺绣这道工序就要花3个月至1年时间”。徐裕国找出了他压箱底的宝贝展示给记者。阳光下,黄蟒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是我们的文化,必须传承下去。”但由于年纪和身体原因,二老的工作进展缓慢,“我们就怕来不及完成这些绣品啊。”徐裕国说。

  与时俱进,创新传承非遗

  徐裕国是个老艺人,但在婺剧戏服文化的传播上,他更像个年轻人,不断探索与尝试。

  2009年,传统婺剧戏服入围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裕国也成为了它的传承人。同年,他创建了金华市婺州戏具服饰研究所,致力于收集整理、研究传承婺剧戏服文化。“光靠我们夫妻俩肯定不行,还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这些年,二人积极参加各类展会,抓住一切机会宣传、展示婺剧戏服文化。

  戏服不能日常穿在身上,这对它的传播带来一定局限性。为此徐裕国开发了一些小绣品。例如《八婺龙屏》系列,就将婺剧戏服上的大龙头绣成艺术品,可以用来悬挂。

  他们还尝试免费开设培训班,将一身的技艺倾囊相授,外孙女王凯悦也是学员之一。她与外公一起探索了很多婺剧戏服衍生品:手机壳、马克杯、手提袋、冰箱贴……“这几年做得最好的是图谱认字本。”徐裕国说,这个设计的初衷,就是将婺剧戏服文化和汉字相结合。

  在徐裕国的影响下,孙子徐正烨也加入传承婺剧戏服文化的队伍中,尝试将婺剧戏服与现代服装相结合,让“婺绣”在现代服装中大放异彩。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一起来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徐裕国说。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3 一生只爱一件事 2020-10-07 浙江日报2020-10-0700014;浙江日报2020-10-0700012 2 2020年10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