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自然资源

绍兴“除险安居” 聚力整体智治

  日前,笔者从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为了进一步巩固“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成果,为“重要窗口”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环境,绍兴市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

  “我们计划建立‘一图一网、一单一码,科学防控、整体智治’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新机制,完成6个区、县(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10个乡镇街道的风险调查,累计建成专业监测点55处,山区自动化雨量站90个,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治理50处,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精准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地质灾害防治新形态。”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绍兴市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其中上虞、诸暨、嵊州、新昌为重点防治县。2017年至2019年,绍兴市开展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三年行动,目前全市累计入库地质灾害隐患点295处,已完成综合治理287处(其中重大隐患点62处),实施监测的一般隐患点8个,减少受威胁9320人,有效保障周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名单》中,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荣获“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地质灾害“除险安居”,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工程。

  2017年以来,绍兴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总目标,及时制定了实施方案,拉高标杆,明确任务目标,并分解下达到各区、县(市)。

  为了加快推进“除险安居”行动,绍兴市各区、县(市)在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提高了调查精度,为“除险安居”三年行动提供基础依据。

  在协调破解项目推进难题过程中,绍兴市探索健全防灾机制,建立了政府领导牵头、部门联动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并采用搬迁项目的一线现场督办机制、治理工程的部门联合监管机制等,使防灾机制进一步健全充实。此外,全市共召开各类部署会、现场会、点评会21次,其中省级1次、市级3次、县级17次,将地质灾害“除险安居”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面对防灾新形势、新要求,绍兴市强化科技防灾,健全了联合联动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机制,区、县(市)也进一步完善了预警联合发布、信息共享机制,三年来,市级发布风险预警39次,短信7万余条;县级发布风险预警201次,短信15万余条,为群测群防提供了有效指导。上虞区、诸暨市创新开发了地质灾害巡查APP系统,通过规范化、信息化来提升群测群防水平,全市初步形成风险预警、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

  绍兴还积极开展项目回头看,对“除险安居”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督导,有力推进了“除险安居”质量进度。

  “三年来,全市共组织地质灾害巡查检查4751组次、15709人次、17887点次,转移人员9461人次,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有效防控。同时,共建成避灾安置场所1796个,实现乡镇级避灾安置场所100%全覆盖。”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此次行动,不仅铸就了一支防灾队伍上的“绍兴铁军”,也有效夯实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防灾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当地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劳益瑾)


浙江日报 自然资源 00010 绍兴“除险安居” 聚力整体智治 2020-09-30 21426664 2 2020年09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