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浙江大学宣讲队伍中,九〇后九五后挑大梁

让青年影响青年,让新思想深入心田

  本报讯 (记者 陆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科研和生活中都应践行这一理念,即使是离开实验室随手关灯、生活中少用几双一次性筷子这样的小事,也是为生态文明建设奉献力量……”

  日前,浙江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研究生理论宣讲团成员费晓琦在线上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同学做的一次宣讲中,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和科研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

  如今,浙江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博士生报告团、研究生理论宣讲团等十余支浙江大学的宣讲队伍,正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等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思想宣讲工作。

  “我们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要位置,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青年宣讲团开展具有时代特征、传递青春正能量的宣讲活动,让青年学子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让青年影响青年,让新思想深入心田。”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邬小撑说。

  如今,一大批浙大学子正成为传播新思想的“堂前燕”,让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各讲师团中,90后95后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立于1997年的浙大博士生报告团,是目前学生讲师团中平均年龄最大的,由在校博士生组成。报告团团长、浙江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邱星怡介绍,成立23年来,报告团已先后组织1000余名博士生赴百余个基层单位开展400余场专题报告。目前,报告团的40余位博士生大部分是90后。疫情发生以来,他们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举行了15场关于疫情防控知识、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宣讲,观众累计超过3000人次。

  年轻的宣讲队伍正不断探索“接地气”的宣讲方式,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之声传播到更多年轻人心中。

  “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我觉得宣讲首先要有代入感。”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17级硕士纵榜正是浙江大学理想信念宣讲团、于子三宣讲团等多个宣讲团的成员,2017年以来累计在校内校外宣讲了80余场。结合自己曾经当兵的经历,纵榜正的宣讲总是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

  学子们高质量宣讲的背后,是浙大人的“传帮带”。据介绍,浙大邀请校内外党政管理干部、社科理论界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关工委老同志等,为年轻的学生宣讲团担任专家顾问或指导教师,通过微党课大赛、党务知识技能大赛、思政微课大赛、联合汇报公开课、志愿宣讲等活动孵化带动,从理论和实践等多个维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

  跨越3个世纪,许许多多灿若星斗的人物从浙大走出,他们舍身报国的先进事迹不断激励着新时代的浙大人。

  “马兰”,这个核试验基地的名字,在求是园里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核司令”程开甲、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等校友正是在马兰基地内实现了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形成了以“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马兰精神。浙大马兰精神宣讲团主要宣讲这些榜样的事迹,在当代大学生心中厚植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信仰如磐,践行笃实。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深深融入到浙大学子的思想与精神中。数学科学学院信息与科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陈京洲告诉记者,大学4年,同学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听一次宣讲。他说:“‘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宣讲团的学长学姐们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总书记的这句话。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业余时间去贫困地区支教,有的毕业以后主动报名去祖国边疆工作。我也愿意此身许国,传承浙大人的使命和担当。”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让青年影响青年,让新思想深入心田 2020-08-11 21145984 2 2020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