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宁波海曙多措并举助农增收

竹农汪金国幸福的烦恼

  “叮咚”,清脆的微信提示音响起。

  8月1日一早,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大雷村村民汪金国拿起桌上的手机,跳出一行字:请你确认收款。

  看着700元的转账金额,汪金国有点心痛地告诉一旁的妻子张苏芬:“又是一笔烤笋生意,可惜货卖完了啊!”

  “那也没办法,产笋旺季已过,所有备货一瓶不剩,我很知足了。”张苏芬翻了翻夹在案头的一叠快递单,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记者问汪金国,以前想过生意做这么大吗?他脱口而出:“绝对想不到!”

  烦恼转变

  微信的那一头,是上海的一名“吃货”。4年前,他来到位于大雷村的浙东大竹海旅游,在汪金国家门口顺手买了几瓶自制的烤笋,从此每年春夏,他总要通过微信购货。

  像这样忠实的粉丝,汪金国还有很多。他乐呵呵地说:“以前的烦恼是怎么把笋卖出去,能不能卖个好价钱。现在的烦恼早就变了,不够卖啊。”

  大雷村地处四明山区,以前是经济薄弱村,与村民相伴相生的,就是位于横街镇的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竹林。村民“靠山吃山”,卖毛竹、毛笋,加工竹产品,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

  今年54岁的汪金国,与毛竹和毛笋打了一辈子交道。以前,笋季挖笋,空闲时间砍毛竹,再卖给周边的商贩和加工厂,这就是汪金国一家的日常。尽管大雷村产的“黄泥拱”鲜嫩带甜,很受欢迎,但汪金国家22亩竹林,一个笋季也就只能卖八九百元。

  后来,村里造水库,周边笋加工企业被陆续关停,销路受滞,汪金国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好在这样的日子很快过去了。

  致富转机

  2005年起,随着当地政府启动“游万亩竹海,品大雷毛笋”休闲游后,不少城里人来这里挖笋、游竹海、食笋宴、认养竹林,村民迎来了致富新希望。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随着农家乐和浙东大竹海景区的转热,深养闺中的“黄泥拱”也被人熟知。游玩之余,拎上几袋回城,成了游客的标配。

  “金国,大雷笋好吃,帮我做1000瓶油焖笋,我给员工当福利。”2012年春天,游客朋友的一通电话,为汪金国推开了一扇新大门。

  房子就在马路边,油焖笋煨制而成,汪金国和张苏芬在门前装瓶过程中,不时有过路游客驻足,询价购买。

  这就是商机啊!

  交付完首笔订单后,油焖笋生意就此走上正轨。汪金国负责挖笋、去壳、清洗、切块,张苏芬负责烹饪和装瓶。

  土法煨制,除了家常调味料外,再无添加,引得回头客络绎不绝。那一季,汪金国赚了近3万元。

  见汪金国尝到“头口水”,村民也陆续跟进。汪金国说:“都说奉化的烤笋好吃,我们大雷笋质更好,竞争力更强。”经过数十次的改良配方,金国烤笋面世,成了主打。

  2013年3月,“大雷黄泥拱笋”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了“高富帅”。观竹海、品竹韵、尝大雷笋开始成为江浙沪的热门旅游路线。

  而汪金国的油焖笋、烤笋、咸菜笋、笋干菜也随之源源不断走出大山。

  如今,汪金国又开始捣鼓新品。

  云端转型

  为了持续打响竹文化品牌,2017年,“竹农下山”系列活动应运而生。每逢初夏,大雷村和横街镇的特色美食、传统手艺集市都会开进宁波市中心。次年,大雷村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大步迈向小康。

  受疫情影响,今年横街第四届“竹农下山”文旅节创新模式,采取“线上文旅推广、线下物流配送”等方式,为竹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了带动销售,大雷村党支部书记汪斌引进直播团队“弄潮大雷”,开启“线上直播,云端带货”之路。

  随之而来的订单,令汪金国有些应接不暇。

  “今年笋季,我每天要向村民收购800多斤笋,还请来亲朋好友帮忙,四五个炉子齐上阵,还是来不及做。”汪金国说。

  女儿小汪在宁波城里工作,原本也想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自家的烤笋,但被老爸拒绝了。“货已经不够卖了,发货和质量都要保证,我们不能失信呐。”汪金国说。

  问及现在的收入,汪金国搓了搓手上粗糙发硬的老茧说,这些年的钱包也像春天的“黄泥拱”一般,噌噌地鼓起来,“每年十几万元是有的,比进城打工要好。”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竹农汪金国幸福的烦恼 2020-08-02 浙江日报2020-08-0200006 2 2020年08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