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前沿

宁海一企业破解柔软的“缺陷”

超级硅油,一条袜裤的黑科技

  袜裤、打底裤都是女生衣橱里不可缺的美丽“装备”,那紧身的设计,拉长腿部线条,尽现窈窕身姿。可很多袜裤穿着穿着,尴尬就露脸了,比如,久坐后,膝盖处鼓包,多穿几次表面还起毛球。

  这时,你就需要“润禾材料”最新研发出的一种树脂改性硅油,它就能让你的袜裤超级有弹力,不变形,不鼓包。

  鼓包、起毛球,这些硬伤指向的其实是面料的松弹指标,无论是袜裤还是打底裤对弹性要求都非常高。看到这里,很多纺织行业的大佬开始感到不屑了:松松弹弹,不就是加点硅油的事吗?他们口中的硅油是在线性聚硅氧烷产品里,加入诸如防水、阻燃、抗菌、抗皱等各种功能的添加剂,通过化学反应调配出特殊配方的面料改性剂。2000年,从纺织化工起家的宁海企业“润禾材料”就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根据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统计,润禾材料嵌段硅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同行业前三名。

  面料改性剂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穿着中起作用呢?“润禾材料”纺化事业部总经理朱建华告诉记者,做成袜裤的布料由纤维纺织而成,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用硅油进行的浸轧柔软工艺,面料浸泡硅油,使硅油吸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膜,或者钻进纤维空隙里,从而改变面料的性能。以让面料更柔软的氨基硅油为例,氨基极性强,与纤维表面的羟基、羧基等相互作用,与纤维形成非常牢固的定向吸附,使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下降,这意味着织物握在手中时,用很小的力就能使纤维之间开始滑动,这投射在我们的触感器官上,就是柔软。可以说,面料不同功能的实现,比如把化纤中的涤纶做出棉的手感,羊毛做出羊绒的质感,靠的就是硅油特殊配方。

  这听起来似乎很酷,而在人类追求的众多面料功能中,你想不到的是,极致弹力曾困扰这个行业很多很多年,这与实现弹力的结构原理有关。

  “要让面料更松弹,不起鼓包,弹簧和皮筋就是最好的借鉴。”朱建华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像皮筋,并不是完全的松软,而是柔中带韧,实现弹力。可是,在面料中,柔软与硬挺本就是一对矛盾体,在微观的分子世界里同样如此,我们会发现,柔软物质的分子是很难与坚硬物质的分子发生化学融合的,这使得在硅油配方中两种性能很难实现共存,才会出现袜裤的不回弹、鼓包等等“后遗症”。

  为攻克这个难题,“润禾材料”整整花费了三四年时间,试验了无数次。“有机硅常温下是液态油状,天生拥有柔软性能,但挺弹不足,所以我们试图通过化学反应,在有机硅油里植入硬材料的分子链条。”朱建华解释了他们的研发逻辑,他们把“硬”材料瞄准了聚氨酯,也是我们常说的树脂。“因为它拥有大量的高活性脲基和氨基甲酸酯,能在纤维表面交联成膜,具有高弹性特点。”

  可是,试验中,树脂的氨基分子链条对有机硅环氧基分子链条并不“来电”,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同时两种不同材料的相容性差,不能得到分子间的完全反应充分融合,也就无法变成新物质,就像糖融解还是糖水一样只是物理混合,无法做到化学结构的改性。

  “润禾材料”把攻关点放在了催化两者的化学反应上。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在100度条件下,利用化学催化剂来实现。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过程分析,你会看到催化剂在有机硅环氧基分子链条上“安装”了亲水性的柔软链端,有这个“挂钩”,强硬的氨基分子链条就能和有机硅环氧基分子手拉手,组成一段软、一段硬的分子链条,这就完成了化学上的嵌段聚合反应。而最终,这种新物质也不同于一般呈现液态油状的有机硅,而是变成了固体状态,更容易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张吸附其上的膜。

  纤维柔中带刚的“脾气”,解决了很多柔软的缺陷。比如,起球主要是纤维之间的纠缠不清,而拥有强力弹性后,纤维无论是挤压或倒伏,都能起到形状记忆功能很快恢复起始状态,就不容易互相缠绕了,这也就解决了起球问题。

  朱建华很清楚,这个新研发的树脂改性硅油为“润禾材料”打开的是100亿元的新市场。它不同于原先直接对纤维的改性处理,可以用于成衣的改性,从而进入千家万户。“我们正在研发这种硅油的家庭用的柔顺剂,就是把成衣浸泡在里面,就能在表面上附膜,从而变得抗起球,超弹。”朱建华打趣道,也就是说,未来你衣服要啥触感,可以自己说了算,就连洗衣机都有可能因此而改变,设置成柔顺剂、洗涤剂两种模式。


浙江日报 前沿 00011 超级硅油,一条袜裤的黑科技 2020-07-17 21120045 2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