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行“网格+气象”防灾减灾新模式
精准预警,赢得“避险时间”
记者 郑亚丽 通讯员 张晓晨
本报讯 (记者 郑亚丽 通讯员 张晓晨) “明天又要下雨了,注意防护,家里的花盆和杂物可以先收起来。”14日,省气象台预报,15日又将有一轮强降水来袭。在微信工作群里一收到通知,安吉县递铺街道康山村网格员王婧就马上提醒网格内的居民。
在浙江,活跃着很多像王婧这样的网格员。梅汛期间,他们走村入户,及时向居民宣传气象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南,为避险赢得时间。
“汛期以来,我们不断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织密预警安全网。”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孙佳怡表示。今年入梅以来,浙江暴雨多发突发。省里多山地丘陵,哪里易发生小流域山洪?为了让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村入户”,我省气象部门着力推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纳入基层网格员职责,各地纷纷开启“网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模式。
及时掌握信息,才能赢得时间。6月30日,江山市峡口镇大峦口村就经历了惊险一幕。村子位于峡口水库库区,地势险峻,一旦暴雨,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极高。当天早上6时10分,正在村里巡查的网格长唐小琴突然收到了“网格+气象”信息管理平台发出的暴雨红色预警。她立马通过微信群把预警信息发布出去,然后进村对危房进行查看。当天下午4时,处于危险地带的94户、198名村民被成功转移,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要不是有气象部门及时预警,我们动作再快也跑不过暴雨。”唐小琴庆幸地说。今年4月江山推出集信息推送、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分析研判于一体的“网格+气象”信息管理平台,气象预警一发出,网格员马上就能收到。7月以来,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390多次,为各地及时避险争取了时间。
除了将信息快速推送至基层网格员,省气象部门还针对不同部门的防汛需求,研发出不同的预警产品。在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值班大屏上,一张动态更新的“五色图”牵动人心,红橙黄蓝绿五色分别对应高、较高、中、较低、低五个暴雨灾害风险等级,每一块颜色的变化,都能为各地谋划部署防汛工作提供参考。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为各地水库量身定制“一体化水文气象服务系统”,帮助水库提前获取库区流域降水时段及总雨量,为防汛防洪准备留出研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