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既要“技术派” 也要“文明派”

  和朋友去某知名火锅连锁餐厅就餐,问服务员有没有公筷,服务员答:公筷私筷长一样,你们自己约定一下哪双做公筷就可以了。结果可想而知,吃着吃着,公筷私筷就不分彼此了。

  公筷公勺好不好?好。小学生都知道病从口入,推广公筷公勺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和乙肝、幽门螺旋杆菌、细菌性痢疾等多种传染病,是餐饮文明和健康观念的进步。不久前,衢州还开出了全国首张专门针对公筷公勺违法行为的行政罚单。罚金虽只有50元,但态度立场鲜明。

  公筷公勺推广难不难?难。最近有媒体记者走访30家餐厅调查公筷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太麻烦”成食客拒绝使用的高频词。在有些人看来,因共用餐具而感染疾病几率很低,公筷、私筷在桌上“打架”却很麻烦。侥幸心理之下,舍难求易、顾眼前不顾长远就成了下意识的选择。

  随着各地公筷公勺、分餐制倡议陆续发布,纠正不用公筷公勺的行为,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胶着战斗。一个嫌麻烦,一个必须办,矛盾如何破解?

  不由想起一则案例,讲的是管理方精心为公园设计了一条漂亮小径,但是游客嫌设计不科学、不方便,偏不走这条设计好的路,而走捷径继续踩踏公园。最后有人出主意:不如在地里撒上草籽,让人们共同选择踩出一条最方便的路,再加以修整即可。故事虽有些理想化,但循着食客的习惯找办法,从技术上解决“太麻烦”这个使用体验上的痛点,也许是推广公筷公勺的“窍门”。

  公筷公勺首先是工具,工具本身就是为了便利使用而诞生的,让人去适应工具,就成了一种异化。比普通筷子长上一截,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或在每盘菜上放一双筷子,这些技术层面的办法与改变观念同样重要。除了从筷子制式上加以鲜明区别,还有无数创意可想,比如桌上、盘上能不能设计搁公筷的专门位置,能不能公私筷一体但有别的设计等等。这个领域不仅是发明爱好者的舞台,更蕴藏着商业的富矿等待挖掘。

  当然,化解公筷公勺推行中的窘境,既要有“技术派”,也要有“文明派”。说到底,这是一场移风易俗、潜移默化的运动。千百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一朝之间要改掉,谈何容易?所以,相关部门、社会各界还是要齐心协力大力推广这一文明新风。即便这种柔性的推广、提倡很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不着急、有耐心。要相信经过疫情的考验,全社会的文明素养和老百姓的健康期待正在改观。公筷公勺应不应该要,大家心里都清楚。等一等、劝一劝,共识必能达成,成效必将显现。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既要“技术派” 也要“文明派” 2020-06-11 20962496 2 2020年06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