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中小学创新思政教育——
在孩子心中种下真善美
本报记者 何苏鸣 李灿
4月12日,兰溪中小学首批复课前一天,上午9时的“开学第一课”网络思政教育活动上,8万余名学子收到了兰溪籍女将军陈薇的来信。信中,她与大家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心得,勉励家乡的学弟学妹们要勇于追梦、敢于担当,成长成才、报效祖国。
用一堂思政课作为新学期的开始,在兰溪已是惯例。以“爱国爱党爱家乡,立德立功立言”(简称“三爱三立”)思政教育系列活动为载体,当地不断创新教育形式,让思政课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也让师生的热情持续走高。
一个个小课堂,给全市8万余名学子打开一扇窗,感悟大世界的精彩;更绵延成一片土壤,为成长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灌输式
启发式
向照本宣科说不
教龄20年,兰溪市第三中学思政教师郑伟新早已对教材内容信手拈来,可他说,自己在备课上花费的时间正越来越多。
疫情期间,他给高三学生上思政课网课,光是“科学辩证”这一个概念,就用了整整一天的准备时间:“国外媒体不实报道抹黑中国”的案例,“国内‘标题党’自媒体为博流量杜撰国外现状”的案例……一个个大家都能看到听到的新闻,引发了班级群关于“谣言”的大讨论。
“在这个放眼看世界的信息时代,学生们涉猎的领域、了解的知识,完全可能已经超越了老师,照本宣科注定失败。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课本融入生活,在良性互动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郑伟新说,这些年的摸索实践,他已有心得:只有贴近实际生活的内容和全面、客观的角度,才能让同学们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向“板着面孔说教”说不,如今已是兰溪各中小学思政课堂共同的行动自觉。
在兰溪市实验小学,“长征路”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每逢课间,这条置于玻璃凹槽下、近14米长的微景式长征路前,总是聚满了人。不少孩子甚至一来就趴下身子认地名,“金沙江”“大渡河”……一个个书本上遥远的历史地名,在这里看得见、“摸得着”。
“长征路”是去年国庆期间,学校美术老师带着孩子们动手做的。校长项惠忠说,设计这样一个微景式模型,不仅仅是学校师生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自觉自愿地去了解长征路背后的历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说的这句话让项惠忠印象深刻。“理直气壮不代表生硬宣教,铸魂育人更要春风化雨。”他告诉我们,看到“长征路”那么受欢迎,学校又在一旁的墙面上,制作了一条40余米的“新长征路”,20余名当代的优秀人物与他们爱国爱党的生动故事一道在这里与孩子们见面,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真善美的力量。
去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在项惠忠看来,要确保育人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各有所为、各尽其力、各有所获、各见其成,关键就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立德树人这颗种子在各种教育细节中萌芽。
理论课
体验课
好味道要靠小火慢炖
尽管因为疫情影响,开学时间被一推再推,可过去这两个多月,兰江小学校长金建松总会在每周抽出半天,去距离学校3公里左右的岩头村转转,考虑新学期劳动课的教学内容。
2018年,学校将村里的万亩粮食基地纳为思政教育“田野课堂”。每年春耕秋收时,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来到这里当回“小兰农”,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捕鱼,三四年级的孩子负责割稻穗,五六年级的孩子开始尝试自己播种。
在“田野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有家长专门找到金建松,告诉他“儿子分得清小麦和稻谷了”,让他高兴了许久。在他看来,同学们会在劳动中遇到许多课堂上、书本里没有的问题,这些问题带来的思考和实践,就是增进学习兴趣的过程。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我们的这一步先手棋,走对了。” 金建松说。
“思政课就应该走出课堂、走出学校,真正‘动起来’。”不止金建松这样想。为了摒弃大家对思政课“突击、枯燥、单一”的刻板印象,让思政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体验,兰溪的教育工作者们在不断实践创新。
目前,兰溪市教育局自编的《素养与生活》、《研学兰溪》等思政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已在全市中小学使用,以本土化、课程化推进“三爱三立”思政教育。各个学校也根据各自所处的环境优势和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将文化礼堂、博物馆、党史馆、非遗馆、高新企业等在内的一大批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列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兰溪市职业中专还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政课堂搬到幼儿园。学校老师余悉英说,在这样的情景教学中,她会直接喊每个学生为“老师”,让他们提前“上岗”体验,并以真正的教师身份来要求自己。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漫长寒假里,兰溪思政课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老师们不断创新线上教育模式,把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各类感人事迹、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作为鲜活素材,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
兰江小学语文老师姚晓芬作为班主任也兼顾思政课教学。假期里,她在班级微信群中鼓励孩子们以“抗疫”为题,发挥各自特长尽情创作。几天后,传到群里的45份作品里,有介绍“新冠病毒”的科普绘本,有告诉大家如何做好防护的手抄报,有和爸爸合作完成的口罩形状大饼,还有表达对医护人员敬佩之情的诗歌。
“孩子们现在还小,我们不能保证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达到大人们预想的思想高度。但至少,他们在一次次动手和实践中,拥有了更丰富的体验,很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这些经历和印记一定是宝贵的、独一无二的。”姚晓芬说,教孩子读书、认字、写作文,效果也许立竿见影,但思政课不一样,讲究的是过程,“好味道得靠小火慢炖出来,不能急。”
老师说
大家讲
让有理想的人
讲理想
相对于备课时间增加这样的“显性付出”,郑伟新和他的同行们更看重的,是课内外的“隐形获得”——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时间,无论是学生、学校还是家长社会,都对思政课越来越重视了。
有一个故事一直为他们津津乐道——2019年的“开学第一课”,兰溪市教育局请来了市委书记陈峰齐为大家上课,主题就是“爱国爱党爱家乡”。在郑伟新看来,“市委书记带头来上思政课,这本身就是一种导向。”
导向,很直观地反映在师资配备与投入上。兰溪市教育局做过统计,过去这一年,兰溪思政教师和学生的数量比从1比150提升到1比100。这意味着,每一位老师都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打磨课堂教学,也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孩子的成长。不仅如此,兰溪还加大对骨干思政教师的培养力度。去年11月,市教育局特地为全市小学思政教师开设素养提升班,在全面推进兰溪市“三爱三立”思政教育活动的同时,切实提高思政教师队伍全方位育人水平。
“‘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不仅让我们更为珍惜思政教师这个岗位,也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郑伟新说。
“开门办思政”的理念,也在吸引越来越多“外援”的加入——非思政学科老师、党政领导干部、社会优秀人士开始走进思政课堂;家长、乡贤、模范人物等优秀社会人士受聘为思政教育辅导员;学校、家庭、社会构建起更紧密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网络,推动社会资源更好地共建共享。
兰溪市实验小学思政老师徐燕南记得,去年学校请来了优秀乡贤——全国劳模徐锦生校长给全校师生作“国旗下讲话”,当他和大家分享自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现场观礼的所见所闻时,再调皮的男生都听得十分认真。“对小学生来说,党和国家也许还是很遥远的概念,但天安门、阅兵这些形象生动的感人情景,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认同感、使命感。”
孩子们也正在成为自己的思政课老师。兰江小学三年级学生吴语芊说,演一个爱吃糖的“坏孩子”,自己一开始不太乐意,同班同学的“劝导”说服了她——只有演得越像,大家才能越明白,多吃糖是不健康的。
时隔近半年,这个圆脸蛋的文静姑娘回忆起这场在全校1600多名师生面前的表演,满脸带笑:“我的好朋友就偷偷告诉我,她现在每天只吃一颗糖了,这说明我们表演成功了。”
为孩子们提供舞台的是学校每月举行一次的“家风家训大讲堂”。在这个大讲堂里,不设主题、不定形式,每一道程序的主角都是孩子们自己。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从特级教师到教育局长,和学生打了多年交道的市教育局局长李益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性,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做的,是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差异,为孩子们提供适合的成长氛围和环境。
“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套用央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成长”一集中的这句话,李益民说,虽然成长是一件不能“打包票”的事情,但系统接受了思政教育,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下,懂得真善美的孩子,未来人生轨迹一定不会有太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