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一以贯之 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

  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也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18年来,无论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的创建成功,还是第一个生态文明示范市的落户浙江,以及省域范围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吉余村和杭州西溪湿地,充分说明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城市建设上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按照“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浙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

  第一,在生态文化普及化上先行示范。生态文化普及化就是生态文明理念要被广大群众而不仅是少数干部所接受,并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最前沿、最系统、最深刻的生态文明理念。浙江首先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普及化方面做足文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主要包括:从世界观上,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系统观上,反复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发展观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宗旨观上,十分强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理念;在治理观上,特别重视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和制度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方法论上,十分强调区域统筹、流域统筹、陆海统筹、生态经济统筹以及东西南北中统筹等统筹兼顾的理念。浙江理所应当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入脑入心、研究阐释、宣传解读上先行示范。

  第二,在生态经济主导化上先行示范。浙江已经在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方面拥有良好的开端,要致力于生态经济主导化。“主导化”就是生态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要成为主体。在经济生态化方面,传统产业和存量经济要做到清洁化和循环化,新兴产业和增量经济要做到高新化和轻型化,真正做到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绿色转型,使得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真正控制在资源阈值、环境阈值和气候阈值范围之内。在生态经济化方面,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做好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要从生态环境日益稀缺的视角做好生态环境价值的转化。“生态本身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山”重要论述基础上的全新发挥。“两山”转化的关键在哪里?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重要障碍是科学技术水平满足不了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导致“经济不绿色”“经济不循环”“经济不低碳”以及“绿色不经济”“循环不经济”“低碳不经济”现象。通过生态科技创新可以降低绿色发展的相对成本,提高“黑色增长”的相对成本,从而为生态经济主导化铺平道路。生态科技创新可以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两个模式中进行选择。已经进入高收入行列的浙江,要从生态自觉和创新自觉的高度大力推进生态科技创新自主化,以助推生态经济主导化目标的实现。因此,浙江应该在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上先行示范,在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上先行示范,在科技创新的绿色转型上先行示范。

  第三,在生态环境景观化上先行示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层次也在不断上升。在衣食不保的情况下,人们首先追求生存的需要,“与其被饿死不如被毒死”,这是典型的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阶段。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人们既要追求生存的需要又要追求安全的需要,生态环境安全是重要的安全需要,这是典型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阶段。在经济宽裕的情况下,人们不再满足于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开始追求生态审美、环境协商等高层次的需要,这是典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阶段。目前,浙江正处于生态环境安全需要和生态环境审美需要并存的特殊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只会更重,不可松懈。正是为了回应人民需要层次的不断上升,浙江省委、省政府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深化,从绿色浙江到生态省建设、从生态立省到生态浙江建设、从美丽浙江到诗画浙江建设,一方面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主线,另一方面不断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外延。诗画浙江建设就意味着:浙江应该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文化、美丽人居的创建上先行示范。

  第四,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化上先行示范。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为此,必须致力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机制创新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化为核心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制度。生态环境“治理”不是生态环境“管理”。“管理”是上下级之间的强弱关系,“治理”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管理”是“多数”(被管理者)服从“少数”(管理者)的关系,“治理”是“少数”遵从“多数”的关系;“管理”是“垂直”的单向关系,“治理”是“横向”的多向制衡关系。生态文明制度的区域比较研究表明,浙江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化建设上需要继续努力。在“有”和“无”的关系上,要优化已有制度,创设新的制度;在制度的替代关系上,要基于生态文明制度的可替代性,优化选择相对有效的制度;在制度的互补关系上,要基于生态文明制度的互补性,耦合强化制度的组合作用。因此,浙江应该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机制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先行示范。

  【作者为宁波大学校长、长三角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一以贯之 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 2020-04-13 20706543 2 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