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林乐清——
为病人,我们拼尽全力
本报记者 丁珊
4月10日清晨,林乐清手捧鲜花来到父母墓前,低声说道:“爸妈,儿子已经从武汉平安回来,你们安心。”这场会面,因林乐清驰援武汉而推迟。他从武汉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到老家龙游兑现看望父母的约定。
林乐清是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也是杭州市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他带领医疗队历经57个日夜的奋战,与浙江医疗队战友共同抢救回重症患者221人,治愈出院252人。前不久,因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表现突出,他被省委授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是共产党员,现在是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林乐清接到出发武汉的指令时,距离农历新年钟声敲响不到15分钟。原本打算第二天去父母墓前的行程只能搁浅,他在父母遗像前深深鞠了一躬,星夜驰援赶往武汉。
到武汉后,林乐清和队员们负责武汉四院古田院区20楼的重症病房。林乐清常泡在病房里,帮助病人进行翻身、拍背等物理治疗。有些病人情绪低落,他常握着他们的手交流。有时,隔着口罩护目镜,病人难以看到医护人员表情,也听不清声音,林乐清就让大家在防护服身前背后写上“党员为您服务”的话语,“病人们看到后,会更放心一点、康复快一点!”
初到武汉,物资非常短缺。“为抢救每一个病人,我们竭尽全力,努力到无能为力!”林乐清说。
2月中旬,病人老肖病情危急,需转往传染病专科医院金银潭医院ICU。但武汉四院古田院区距离金银潭医院30分钟车程,看似不长的转运路途其实凶险重重:救护车没有呼吸机,脱离供氧后,病人有可能路上就挺不过去;车上没有供氧源,一般转运用的小氧气瓶维持不了30分钟。
林乐清先从其他医疗队借来转运呼吸机,又从医院供氧中心紧急调配两个最大号氧气瓶。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后,救护车终于出发驶向金银潭医院。当安全抵达的消息传来,林乐清终于松了一口气。
为病人要拼尽全力,林乐清经常这样提醒自己。一次,林乐清查房时发现,一位70多岁老太太的氧饱和度指标很低,这是严重缺氧的信号。“阿姨,您难受吗?”老太太摇摇头。林乐清坐不住了,只戴着护目镜口罩,他直接脱开病人的口罩,果真如他所料,病人鼻导管位置偏了。这桩小事,让同事们后怕不已,“病人正在进行高流量吸氧,脱开口罩的刹那,大量病毒或者气溶胶会迎面冲来,被感染的风险太大了。”
忙得顾不上自己的林乐清,却常常惦记着别人。身为队长,林乐清是队友们的“老大哥”,常在工作之外关心队友的生活。杭师大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潘勇莉说,出发时任务紧急,许多同志衣物没带全,林乐清在上班途中看到有志愿者在捐赠羽绒服,便为队员们拿来羽绒服。加班到深夜,错过饭点的他还不忘为同事去食堂打包夜宵。潘勇莉还记得一次林乐清带来热气腾腾的煎饼,“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煎饼!”
如今,武汉已经打开通道,重新与外界“连接”。不少痊愈的武汉病人向林乐清发来邀请,“欢迎有机会再来武汉,以游客的身份!”林乐清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