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专版

文章导航

半城半乡旖旎处,富美人家万象新

乡村振兴的“鄞州解法”

  半城半乡旖旎处,富美人家万象新

  乡村振兴的“鄞州解法”

  陈潇奕

  在“半城半乡”的宁波市鄞州区,我们看到了生动而深刻的乡村振兴新实践。吹响乡村振兴全面振兴的号角,鄞州提出“接二连三”的农业发展之路、全景打造的环境治理之路、统筹联动的镇村建设之路、“五金富民”的增收致富之路等,全力打造“产业美、镇村美、环境美、生活美、乡风美”“五美”鄞州样板,实现了从有县无城到品质城区,再到都市核心的跨越,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乡面貌华丽蝶变,枕山襟海,融合相生,让人们在城市逐梦乡村田园山水诗。

  据悉,鄞州区2019年列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区),获评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浙江县域社会治理“十佳”县市区,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发展先行区。

  重塑:城乡统筹共建,

绘就全域大美长画卷

  枕山襟海的鄞州区资源禀赋丰富、空间形态多样,是国内少有的兼具江、城、湖、山、海元素的地区之一。在这里,城市与农村互相衔接、融合成景。为了更好地推进全域城乡环境提升建设,一笔勾勒全域共美的旖旎长卷,鄞州区强化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多规融合,从鄞州各村资源禀赋出发,发挥驻村规划师、设计师作用,画好村庄个性特色图,统筹兼顾生态保护、文化遗存、历史传承,力求千村千面、百村百姿。

  走读鄞州区的美丽乡村,远看白墙黛瓦、近看庭院洁美、俯瞰房景交融,方寸之地,尽显风情,一幅幅 “洁、美、绿、特”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或是去咸祥蓝色海湾小镇,来一趟说走就走的寻鲜之旅,看那水的尽头是天的蔚蓝,听澎湃的潮水声敲打你的心门;或是徜徉姜山镇“中国进士第一村”的走马塘古村,杨柳依依,细雨霏霏,欣赏独特的古宅水系构造,感受四条河流环抱下的古建筑群落漾起来的悠悠古韵;或是取道瞻岐镇岐西村,品味高度凝练的“古城文化”“古街文化”和“山海文化”,细品“小城镇,慢生活”的诗意田园……

  擦亮各自独有的底色,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美丽村落在这里各美其美、串珠成链。据介绍,鄞州区已经完成45个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其中精品村15个)建设任务,市美丽乡村风景线1条、示范镇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全部完成验收,2019年完成15个景区化村庄创建,建设“一村万树示范村”5个;东吴镇市级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上级验收。

  推进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还是服务于乡村群众的生活需要,促进实现城乡生活水平的均衡发展。鄞州区坚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统筹推进城乡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等上档升级、提速提质,重点打好“四好农村路”“美丽水乡”“美丽河湖”“数字农村”建设等组合拳,形成布局合理、连线成网、城乡对接的基础设施管网。2019年完成各类水利建设投资3.42亿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村26个,新建改建提升农村公路48.9公里,建成农村物流服务点84个。

  重塑城乡关系,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鄞州区全域擦亮生态底色,增厚民生福祉,让城市因乡村而美丽,让乡村因城市而美好,城市与乡村融合共生,共同推进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美丽生活跃升,为看得见的“城乡美”、看不见的“内在美”、能感受的“发展美”注入源头活水。

  共融:厚植产业动能,

撑起现代农业新脊梁

  乡村振兴,农村产业振兴是重点,新时代、新技术、新观念驱动下的农村产业振兴大有可为。立足资源禀赋,鄞州区以都市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为主平台,依托都市生态农业区、林特休闲产业区和滨海休闲水产区的区域布局,做强做大粮食生产、蔬菜瓜果、水产养殖、林特水果、生态畜禽、现代种业及农旅融合七大主导产业,逐步建立起与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和城乡公共服务相配套的产业优势。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肩负着新的使命。而在鄞州区,不容忽视的就是“种子的力量”。

  鄞州区辖区内的宁波微萌种业公司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子公司。育种行业是技术驱动型行业,鄞州区农业农村局助力辖区企业加快品牌建设步伐,鼓励企业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与科研院校共同开展育种研发,建立了分子育种实验室……微萌种业公司的西瓜品种“提味”“逾辉”和甜瓜品种“酥灿一号”3个品种入围浙江省十佳西甜瓜品种,该公司的“蔬菜育繁推一体化项目”申报农业农村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进一步擦亮了鄞州区科技助农的金名片。

  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方面,鄞州深度开发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鄞州雪菜、李家洋榨菜、钟家沙茭白、瞻岐紫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和区域品牌“走出鄞州”“走出宁波”,各级农产品名品牌已达33个,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不仅如此,鄞州区充分发挥“农业+”叠加效应,按照“一镇一线一业、一村一品一特”要求,围绕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培育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为牵引,更多的农旅融合项目落地鄞州,开花结果,鄞州区也借此机会,对重点村重新进行产业植入和提升,努力实现产村联动、农旅结合。

  据介绍,2019年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做好“乐行太白”“漫游横溪”“蓝色海湾”等风景线的提升改造。鄞州区都市休闲山水风情2日游、咸祥蓝色海湾小镇寻鲜之旅1日游、姜山“中国进士第一村”田园乡村观光1日游3条线路,被认定为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横溪镇大岙茶园、下应街道湾底田园上榜省百个“最美丽田园”;已建成下应湾底村、姜山镇狮山、横溪镇环金鹅湖、咸祥镇鹰龙、姜山镇走马塘5个市级多彩田园示范基地和天宫庄园、易中禾仙草园区、鄞州景秀园农业庄园、宁波港城农业示范园、鄞州横溪八十湾农庄5个市级现代农业庄园。

  “跳出农业求发展”,鄞州区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走出了一条具有鄞州特色的农村创新创业发展之路,澎湃着产业兴旺的生机与活力,锻造出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幸福成色。

  赋能:创新治理手段,

激活基层治理一盘棋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振兴乡村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只有凝聚起乡村命运共同体,调动起全民的共享意识和共建合力,才能疏通乡村治理的毛细血管,筑牢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2019年,鄞州区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肩负起了探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任与荣光。在开展乡村治理的过程中,鄞州区有基础、有特色、有亮点,区委全会审议并出台了《关于党建引领打造全国乡村全域治理标杆区的决定》,初步构建了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共评的“一核三治五共”治理体系,同时,紧跟时代发展,切合百姓需求,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方式推陈出新。

  打造“最多一次”系列。“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走向全国的一张金名片。鄞州区则把“最多跑一次”延伸到服务群众领域,创新老旧小区“最多改一次”、马路“最多挖一次”等“最多一次”系列。当前,正加快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向“最多跑一地”延伸,在区级层面,建成总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涉及16个部门的全域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设立集信访受理、信访代办、纠纷受理、公证仲裁等于一体的一站式信访超市,信访网上代办、走访代办时间分别不超过7个、15个工作日;在镇级层面,推进“律云”工作站建设,由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等组成“律云”服务队,促进邻里友好、乡风和谐。

  推进基层公权力“三清单”运行法城乡全覆盖。在原有小微权力清单的基础上,建立基层公权力责任清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运行流程图“三清单一流程”,实施范围从行政村向社区、合作社延伸,实现城乡全覆盖,并被写入省委全会《决定》;同时发挥村监会“村级纪委”作用,真正以“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凝聚乡村治理的正能量。

  把“老潘警调”标准推向全省全国。“老潘警调”,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潘明杰名字命名,是“枫桥经验”在鄞州创新发展的典型。鄞州区在区级设立“老潘警调中心”,镇设立“警调工作室”,形成“老潘+小潘”“远程+上门”“线上+线下”的工作格局,95%以上的110警情纠纷实现就地化解,成为司法部部级样板。如今,鄞州还制定浙江首个《警调衔接工作规范》,鄞州经验正走出宁波,走向浙江。

  这些治理新探索为各地基层干部群众提供可推广的典型样本和可借鉴的“解决方案”,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将浓浓乡愁转化为实在的治理行动,共建共享“把酒话桑麻”“月是故乡明”的新时代乡村新图景。

  “只有打牢基层基础,才有乡村振兴事业‘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将继续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基础夯实工程、基层制权工程、风险化解工程、体制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努力打造符合中央精神、彰显特色风貌的乡村治理鄞州样本,真正探索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全域治理’的现代化乡村治理路子。”鄞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6 乡村振兴的“鄞州解法” 2020-03-24 浙江日报2020-03-2400006;浙江日报2020-03-2400005;浙江日报2020-03-2400007 2 2020年03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