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t0003版:大考——浙江抗疫特别报道·决策

将常态治理优势
化为应急治理效能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何艳玲

  浙江等地政府在这次疫情大考中之所以应对得力,关键在于做到了将常态治理优势转换为应急治理效能,并在资源、信息和网络这3道大题中表现突出。

  从资源角度,浙江在疫情确认后率先拉响警报,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迅速出台“十个最”举措……这“十个最”体现了责任和决心,更体现了背后的强大资源保障。对生命的极大保全,源自资源投入及其科学配置。浙江及时提出集中病人、集中专家、集中资源和集中救治,是缓解超大规模疫情应对的资源需求与资源投入高度紧张的关键举措。

  从信息角度,及时、全面、准确且可信的信息,是平衡危机时期不同主体关系特别是政府与人民关系的轴心。可信赖的干群关系,对于公共危机的处置,有事半功倍之效。浙江一直有扎实的电子政务和数字治理基础,这些在常态治理中的优势迅速转换为非常态治理中的效能。一方面,浙江创造性发布疫情“五色图”、推广健康码、建立精密智控指数、运用大数据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协助科学决策。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及时研判,准备复工复产。在众多地方尚未来得及考虑“后疫情阶段”的时候,浙江已提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坚持疫情图和复工图同研判相匹配,推动疫后经济社会复苏。

  从网络而言,自上而下的有效管理和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员所构成的网络,也是危机处置的重点。浙江在“疫考”中的全员动员动力,源自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的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和社会组织发展。疫情期间,多地机关的万名党员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而浙商也被广泛动员起来捐钱捐物,这些都成为应对疫情的基石和力量。

  面对各种可能危机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如何实现从常态治理到应急治理的迅速切换,继而实现从应急治理过渡到常态治理的有效切换,这是善治的两个关键点。浙江“疫考”能够取得较好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抓住了这两个关键点。有效的危机治理关键在于卓越的常态治理,我们绝不希望再看到这样的大考,但一定要做好应对大考的足够准备。


浙江日报 大考——浙江抗疫特别报道·决策 t0003 将常态治理优势
化为应急治理效能
2020-03-04 20518669 2 2020年03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