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硬仗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大年二十九这晚,是我进入隔离病房的第一个夜班,也是邵逸夫医院隔离病房启用后的首个夜晚。

  为了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医院在两院区分别开设了隔离病房。庆春院区2号楼7楼原本是普外科病房,疫情来临时,医院紧急行动,将整层楼改造成隔离病区。

  虽然几番培训下来,对防护流程已经十分熟悉。可上班前,我还是紧张又害怕。微信上、电视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铺天盖地的报道让人担忧,各地确诊病例人数的持续增加让人闻而生畏,也让我作为首个进入隔离病房的夜班护士心情变得忐忑而紧张。

  隔离病房当天收治了3位确诊病例,我第一次感到,离潜在的感染风险如此之近。当天晚上7时,护士长一直没有下班,特意等着我,跟我再三叮嘱注意事项。

  隔离病区划分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等。进入隔离区域前,院感科专职人员第一时间对我进行指导,护士长密切注视着我的防护是否到位,在防护监督员确认防护措施无误后我才进入。

  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即进入护士站,我要穿两层衣服,里面是工作服,特殊时期,医院给我们换成了洗手服,外面佩戴N95口罩,帽子,穿一次性隔离衣,还有鞋套和手套。

  从半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即进入病房,还需穿上防护服(连体连帽)、护目镜,同时还会再戴一层手套和一副鞋套。我身上的每寸皮肤都由2层防护用品护着。

  全副武装地进入病房后,时间一长就会喘,我就这样一直与紧张抗拒。

  由于是隔离病区,空气需要充分流通,走廊的窗户一直是敞开着的,后半夜的风吹进来,寒冷又增加了几分。

  上夜班前,我不敢多喝水,12个小时的夜班坚持不吃东西,不上厕所。因为,防护用品穿脱麻烦,且要充分利用每一样防护用品。

  第一个夜,感觉尤为漫长,伴着冷飕飕的风和空荡荡的走廊。到了交接班时,我跟白班同事进去抽血,我当时已经是13个小时防护服闷着且滴水未进了,加上身体有些僵硬,在给病人抽血时候,我的手一直在抖,不得不给病人再扎了一针。

  这是个难忘的夜班,但同事间支持、各部门间配合,让我觉得这个冬天变得没那么寒冷。清洁区由保安24小时值班,如有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就能赶到现场,提供保障;发热门诊的同事早早地告诉我该怎么处理病人;护理部、食堂、后勤、保洁等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一个夜班上完后,家人、领导、同事纷纷发来微信、打来电话叮嘱我一定要做好防护,给我鼓励和安慰。看着接班同事坚毅的眼神,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浙江日报 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硬仗 00005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20-02-03 20373992 2 2020年02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