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红绸、贴春联、捣麻糍……
灾后162天,山早村民喜搬新家过大年
记者 戚祥浩 林如珏
本报永嘉1月18日电 (记者 戚祥浩 林如珏) “距离灾害发生仅162天,根本没想过能在新房过年。”1月18日一早,永嘉岩坦镇山早安居小区现场,简短的钥匙交接仪式后,潘爱娇等山早村民一起率先搬入新家,喜迎新春到来。
走进白墙黑瓦的山早安居小区,新房窗口已挂上红绸条幅和红灯笼,新家园所在的岩坦村村民自发前来做汤圆、捣麻糍、蒸松糕,分发给山早村民,现场透着喜洋洋的年味。“慢点,我们帮你一起搬。”身披红马甲的岩坦村为老服务中心主任戴月涛带着20多位村民守在小区入口。“争先帮忙”的场面,让潘爱娇直言,找到了“大家庭”的感觉。
山早安居小区距离岩坦镇政府、中小学校和卫生院仅1公里左右,属于当地的“黄金地段”。一期工程建设安置房10幢188套,于2019年8月31日开工,截至目前已全部结顶,并完成装修61套。按照“一户一套”兜底原则,山早村民已对其中91套安置房进行现场抽签、认购定位,后续将陆续搬入。
“卫生间、厨房、地板都搞好了,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爱心人士还捐赠了冰箱等电器。”村民徐建多边向来访亲朋介绍,边感叹:“真是又快又好!”“快”和“好”背后,永嘉整合属地镇村、部门、施工单位等的20多名党员,成立山早安居小区建设攻坚项目临时党支部,形成支部带领、党员在前的攻坚热潮:灾后第1天列出重建时间、任务、责任“三张清单”,3天研究制订搬迁重建方案, 2天完成209亩用地流转,灾后20天实现正式开工建设,126天一期10幢全面结顶……较正常工程进度提速5倍之多。
“我们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容缺’办理模式,实施24小时‘三班倒’、人海战术建设机制,工地现场最多时4台塔吊同时作业,400多名工人同时奋战。”临时党支部成员卓丐岭告诉记者,临时党支部始终将“高标准高质量”放在第一位,对材料构件实行全数检测,对施工全程进行交叉检验。
住得安心,也要过得舒心。指着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的文化礼堂,岩坦镇党委书记徐翔介绍,不久后,各项文体活动都会一一植入。与此同时,山早安居小区地块将建设商业步行街和农产品展销中心,打造集民俗休闲、美食体验、文创体验和名特优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复合业态模式。
为确保搬迁安置的村民拥有稳定收入来源,永嘉还将协调使用捐赠款项,计划用于购买小区店铺等物业,实现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谋划建成新区农村电子商务、技术服务中心,给予村民就业、销售咨询等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