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金专刊

首设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

  首设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

  “自今年起,每年的12月21日,作为宁波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21日,笔者从宁波市垃圾分类办获悉,为聚焦市民关注,激发市民参与分类的热情,宁波市分类办牵头整合多方资源,开启一场以“一起分·更美好”为主题的生活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活动。

  活动现场,内容丰富,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据悉,除首设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还包括揭晓宁波市首届“我就是影响力”垃圾分类短视频大赛的评选结果及年度特别贡献奖获奖名单;发布宁波版《梦幻西游》手游垃圾分类公益动画;签约成立宁波市废旧织物创意再造研究推广中心;启动宁波市垃圾分类公益基金并现场捐赠,以及颁发宁波市2019年度区(县)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奖等内容。

  “此次,我市设立全国首个垃圾分类公益基金,是为了给社会上有心支持垃圾分类公益事业的爱心企业和热心市民,提供一个既正规又方便的渠道。”宁波市城管局负责人表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益基金筹集的资金将用于资助宁波市范围内从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个人、公益组织和企业。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庞大,内容复杂,除财政拨款,还需更灵活的社会资金补充。今后,希望以公益项目为载体,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生活习惯,持续提高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源头分类成效。宁波市慈善总会将协助本基金开展日常的使用和运营管理工作。

  公益基金成立仪式上,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亚德客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各捐赠200万元,作为首批启动资金。宁波高新区新城市政环境服务、九峰海洋生态建设集团、浙江红五星集团、均胜集团、宁波均万创新电气等分别捐赠50万元。“搭把手”智能回收APP资源币界面增设基金定向捐赠选择,鼓励居民个人将回收收益进行捐赠。

  资源化是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方向。宁波市废旧织品循环再造创意研究推广中心将结合纺织专业特长,提供线上线下的创意课程、作品展示以及深入的理论研究,助力该市垃圾分类工作再提升。

  本次全民行动活动设主会场1处,分会场包括12个区、县、市和园区以及全市495社区681小区。通过公众号知识有奖问答、回收机换取地铁车票、“搭把手”智能投递双倍积分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再次掀起宁波市垃圾分类热潮,推动着垃圾分类成为宁波的一种“新理念”“新时尚”“新风景”。 (范奕齐)

  推动矿产行业转型升级

  长兴县是全省的矿业大县,是全省硅酸盐工业原料基地和长三角建材基地。近年来,该县持续推进矿产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从华东矿石原料基地到绿色矿业深加工基地的华丽蜕变。

  目前,该县已形成煤山镇和李家巷镇石灰石、和平镇建筑石三个集中开采区,矿山数和开采量分别占全县的82%和70%;建成在产绿色矿山16家,创建完成率100%。同时,加快产业链的整合提升,将343家“低散乱”粉体企业整治重组为9家规模企业,矿业重镇李家巷镇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国粉体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称号;矿业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石灰石加工产品从单一的水泥拓展为化妆品、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行业平均附加值从344元/吨提升到945元/吨。此外,国内首个“全电物流”项目——总长22公里的封闭输送带已投入运行,实现了矿石从公路运输到“空中运输”的转变。

  把加快整治重组作为夯实转型的基础。按照“开采区集聚、限产区压缩、禁采区关停”的原则,通过对矿山企业进行总量控制、提高新出让矿山准入门槛、设定投资税收指标等措施,加快上游开采企业整治提升,促进规模化经营。

  通过政策推动倒闭企业转型。通过限制原石销售、提高税收杠杆等手段,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今年以来,水泥用灰岩深加工1648万吨,占同期开采总量的98%,实现除水泥和熟料外其他矿产品零外销。

  以市场为导向,助推企业转型。引导矿山企业抢抓碳酸钙加工行业向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的机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目前,该县李家巷、煤山石灰石加工基地的深加工产品(氧化钙)均价达到直接出售原石均价的30倍,是传统水泥产品的3.4倍。 (徐怡婷)


浙江日报 金专刊 00013 首设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 2019-12-25 20213265 2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